■ 宋全功
本报讯 近年来,涟水县市场监管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积极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全县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连续两年在“市对县”目标考核中位列全市第一,2017年11月份顺利接受了省专家组考核验收并获得好评。
“无缝隙”体系夯实创建基础。围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该局建立了党政同责的组织推进机制,将食品安全纳入“十三五”总体规划和社会大综治体系,列为全县科学跨越发展目标考核,考核权重占比达4.2%。每年按常驻80万人口拨付食品安全监管经费、检测经费以及食安办工作经费500余万元。所有乡镇均设立食安办,行政村设立食品安全维权工作站,逐步形成上下畅通、高效运转的县、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提请政府专门制定出台创建方案,召开了创建工作推进会,对照创建考评指标,明确责任单位并根据各项任务节点倒排进度,推进创建工作开展。
“全链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加强农产品源头管理,指导种植、养殖基地做好农业投入品使用,健全私屠滥宰举报查处机制,严禁未经检验检疫的肉制品进入市场销售。全面落实生产环节“三分”监管措施,召开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任责任行政约谈会,指导20家企业推行食品安全质量责任保险。突出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开展流通环节食品监督检查,加大对经销不合格食品违法行为的治理力度。全面实施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规范餐厨废弃物处置,杜绝“地沟油”等不合格油品回流餐桌现象。制定出台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备案登记办法,逐步将“四小”食品行业纳入有序监管轨道,组织对农村厨师帮办实行备案,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实行持证上岗。
“零容忍”手段消除安全隐患。组织开展水产品、生面制品、网络餐饮、景区食品等专项检查,召集“饿了么”、“美团”等第三方网络餐饮服务平台集中约谈。专门成立投诉举报中心,统一设置举报电话并保持24小时畅通,全年共接受食品类投诉举报600余件,全部按期办结。将食品、农产品等违法行为列为重点打击对象,多次联合公安、农委、卫计委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县政府专门拨款700多万元改造升级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为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全年共抽检各类食品3223个批次,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21起,罚没款210余万元,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3起。
“多方位”宣传推进社会共治。组织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集中宣传活动,在报纸、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发布食品安全公益广告,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创建公开信,努力提升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在全县重点打造10家透明放心菜市场、585家透明安全餐饮和40家透明合格生产企业,构建经营者、监管者、消费者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透明体系。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建立食品安全专家库,组织开展突发事故应急演练,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监督抽检结果、发布消费提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