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黄花塘镇扶贫攻坚显实效

 

  ■ 张建峰

  本报讯 2017年,是黄花塘镇喜迎“点穴式”扶贫新政,开拓进取、转型升级的一年;是各级帮扶单位不遗余力,鼎力相助的一年;是全镇3.4万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打好翻身仗的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该镇紧紧围绕“扶贫开发、绿色富民、生态立镇、旅游强镇”的战略目标砥砺前行。

  抢抓“点穴式”精准扶贫机遇,基础设施建设遍地开花。积极争取多家省级部门的帮扶支持,目前,省国土厅投入1亿元,总面积2.65万亩的土地整治项目已开工建设,竣工后将惠及8个村、1067户、3272人。省交通厅、省扶贫办等投入5600万元建成的黄高路为沿途耿公、五星等5个村的村民出行和汉世伟、温氏等企业原料产品运输提供了便利。省水利厅投入5000万元实施3个幸福库区、美丽家园项目,使镇区村居旧貌换新颜。省财政厅、扶贫办投入2000万元帮助兴建黄花塘镇养殖小区,每年为村集体和低收入户增收200余万元。

  领航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试点,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黄花塘镇积极响应盱眙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积极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开展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工作,与盱眙县天源水务联合成立全县唯一一家依托县级融资平台的乡镇国有平台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在江苏省土地交易平台交易。目前已自愿退出1496户,腾出土地约3000亩,户均增收11万元,16个村集体共计增收1799万元。黄花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节余指标第一期交易979.3亩,亩均38万元,获得3.7亿元。这些建设资金将为黄花塘镇实施精准扶贫和兴办民生实事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创新“党建+扶贫”发展思路,产业改革成效显著。该镇施行“党建+扶贫”的发展模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工作模式。按照省农科院为该镇编制的产业扶贫规划,借力农科院黄花塘博士工作服务站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生态龙虾、健康畜禽等特色农业。在种植方面,建成3万亩无公害绿色稻米基地,建设年产8000吨发芽糙米项目;建成五星、芦沟等2片万亩虾稻米基地;形成了以瓦屋、耿公为试点,种植野马追、白芍等中草药,计划在常庄、倜傥等片区再扩大种植区域。在养殖方面,引进投资5亿元的汉世伟循环农业,打造集种养、研发、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还引进了天邦股份旗下“拾分味道”品牌,打造年屠宰生猪500万头的肉制品深加工项目,拉长、拉粗畜禽养殖的产业链。

  这一系列的工作使得今日的黄花塘在盱眙由“不见经传”变为“家喻户晓”,各项工作走上快车道。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