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我市大力推进 农业发展

 

  ■通讯员 志 荣 侍 农

  记 者 宋莹莹

  绿色是农业的本色,“搞绿”是农业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市农委按照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提出的农业工作为全国人民“搞粮”、为所有农民“搞钱”、为农村城市“搞绿”的要求,大力推进我市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共建生态绿色家园,努力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推广新模式

  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市农委强化“263”行动职责,牵头开展畜禽污染治理,重点推广“三改两分再利用”、污水深度处理、废弃物集中处理等治污模式,禁养区累计关闭搬迁养殖场户227家,完成率100%;累计通过污染治理合格规模场886家,治理率达67%。坚持治理与利用相结合,推广应用淮安温氏猪场粪便外置发酵床技术,现已有300家猪场采用粪便外置发酵床模式。完善细化秸秆“以量定补”方案,落实专项资金近1600万元,新建20处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实施11个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推进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畜禽废弃物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4%、93%,继续领跑全省。

  推进植树造林

  共建生态绿色家园

  我市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化“绿色淮安”建设,实施珍贵树种替代杨树,严格林地湿地占用审批监督,全市完成成片造林2.83万亩,新建和完善林网10.12万亩,新增省级绿化示范村55个、“三化”示范基地11个,栽植珍贵树种1.52万亩、320万株,全市林木覆盖率23.82%,自然湿地保护率50.7%,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612个,城市乡村绿意盎然、绿水常流。内河湖泊增殖放流鱼虾等600万尾,攻关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零污染”技术,改良改善水资源环境。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七大专项整治,严格控肥、控药、控投入品,掐住生产和市场“两头”抓监管,省级蔬菜例行监测合格率99.29%,畜禽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100%,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100%,从源头上全力保障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

  实行监测常态化

  优化农业发展环境

  市农委严格 “土十条”深化落实,启动190个产地重金属污染修复试点项目,大力监测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协同永久性耕地督查,保住水稻田“湿地”、蔬菜园“绿地”。新增市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19个,省市级监测点总数91个,创建省级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8个,确定耕地质量调查点位709个,全市耕地质量监测常态化。严格对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推广滴喷灌、水肥一体化、肥药同施、虾稻共作、工厂化生态循环养殖等清洁生产技术模式。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覆盖9个省级“菜篮子”基地,试点深耕轮作扩绿面积2万亩。全市主要作物配方肥施用量超过6.6万吨(折纯)、覆盖率90%以上,服务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量超过106个。狠抓专业化、社会化病虫害统防统治,推广普及大棚草莓蜜蜂授粉、水稻苗床无防布覆盖、蔬菜田应用黄板和杀虫灯、生物农药等绿色生产技术,建成水稻、蔬菜等绿色防控示范区35个,辐射带动面积2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6.4万亩,全市统防统治农药利用率提高3%以上,防治效果提高了5%以上,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使用占比达81.5%,农药总用量减少1%以上,农业水肥药用量连年下降,农业生产、区域化发展战略绿色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充分蓄积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动能与动力。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