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海军 朱敏
本报讯 淮阴区南陈集镇全面推进河长制以来,已经形成河长巡查,到发现问题、交办问题、督查整改、信息反馈等,都已经形成了一套严谨的河长制层级管护模式。
该镇在紧抓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与淮阴区“5+1”小型水利专业管护这一契机,寻找问题突破口。能否将河长制进一步延续到乡村级河道、沟渠、塘?能否以“5+1”专业管护与河长制工作有机统一,以专业管护带动乡村级河道管护?南陈集镇对此问题做出了大胆尝试。
具体做法,一是将河长制工作进一步延伸,成立村委会为单位的河长制管护办公室,由村书记、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解决流经本村的市、区、乡级及本村的沟、渠、塘管护工作。同时,在自己的管护范围内的沟、渠、路边不得乱垦乱种,私立梗坝,围网养殖、排放污水等。二是结合“5+1”小型水利管护全年工作任务与村用水者协会计划,针对本村级河道特点,从实际出发并制定村级河道长效管护机制。三是利用微信平台,打造专业的河道管护队伍。统一发布任务和最新情况进展,快速反馈信息、迅速处理问题。明确任务,统一目标,专业培训,打造专业河道管护队伍,形成长效管护机制。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