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中荣 齐文文
本报讯 2014年11月,洪泽区被农业部、中组部、发改委等13部委联合批准为全国仅有的三家农村改革试验区,重点承担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任务。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洪泽区逐步确立了与县情、水情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且多元化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保障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一是创新项目管理公开公示制度。通过进一步规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程序、建立公开公示制度等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
二是创新项目工程长效管护模式。通过工程产权改革,明确农田水利设施的产权和资产收益归属权,探索多种管护模式,引导多方主体竞争参与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管护,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创新“五位一体”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建立了以农村公共服务管理综合改革为基础的长效管理机制与工程管护经费保障机制。
三是创新建立农业水价改革机制。以灌区工程配套改造为基础,通过开展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来推动农业水价改革,实现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创新水利体制机制的目标。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