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国防
本报讯 日前,在洪泽区城南劳模农庄食用菌菌棚内,一枚枚出过菇的菌棒又焕发“第二春”,在寒风凛冽中长出一朵朵漂亮的菌菇。这是洪泽区农能站实施的食用菌基质循环利用技术落地开花的一项新成果。
食用菌栽培是洪泽区的一项传统产业,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每年产生的菌渣菌棒约有5万吨。大量的废料随意堆放在种植场周围土地上,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容易发霉变质,污染土地和水源,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2016~2017年,洪泽区农能站申报实施了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食用菌基质循环利用技术项目,依托省农科院、淮阴工学院的先进技术,分别在三河镇、东双沟镇、岔河镇设置了3个示范点,示范推广菌渣二次种菇、配置饲料、制作优质有机肥等技术,并形成了技术集成。据统计,示范区单位节本增效190元以上,新增产值490万元,同时将菌渣变废为宝,减少了环境污染,延长了产业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小小的菌棒通过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成为了乡村振兴、致富农民的好产业。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