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叶 列
通讯员 江汇源 罗宏
当年盱眙水冲港乡挖山造田时,担任铁姑娘队队长的施少林远近闻名。她不怕吃苦、敢于担当,深得群众信任。从妇联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后,施少林更是凭借一己之力,打开了全镇关工工作新局面。
2002年,镇关工委原主任因事向组织提出辞职申请。镇关工委主任一时空缺。为了不影响镇关工委工作正常开展,党委几次开会研究,欲在退休干部中物色,均找不到合适人选。
大家把目光聚焦到施少林身上。妇女工作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联系密切,但在当时,施少林做计划生育工作进村入户,忙得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再接手关工委工作可想而知。当组织找到她时,施少林却毫不犹豫答应了。到任后,她立刻调整组织,落实阵地,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
2013年,儿子在集镇开了个浴室,因人手不足,要求母亲辞去关工委工作,帮助管理管理。施少林为了自己不离开关工委,他硬是说服在外地承包土建工程的老伴留下。多少年来,施少林三番五次地把家庭放到一边,一心一意做好关工委工作。
“干工作就要年年有新意,不求最好,要做更好”。桂五镇关工委工作之所以领先于兄弟乡镇,源于施少林对关工委工作的执着与追求。2013年,省关工委与省教育厅提出学校与辅导站共建要求。施少林协调六桥村辅导站与中心校共建,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成为全县典型。当省关工委与省新闻出版局提出校外教育辅导站与农家书屋协同共建时,她说服星星社区党总支书记,拿出社区原办公楼三层600平方米,做校外教育辅导站与农家书屋协同共建用房。当时,一老板正在洽谈以年租金20万元租下此房办企业。取舍之际,还是施少林无偿拿下此房,让协同共建圆满实现。房屋独家独院,设施配备齐全,活动内容广泛。省、市、县关工委领导考察时高度评价。当年该站还被评为省级示范站。
按照省市关工委提出的“三扶两创”要求精神,施少林主任动员全镇“五老”开展此项活动。她动员本镇就读盐城师范大学的陈成,放弃留城教书的机会返乡创业。她凭借自己多年工作的人脉关系,帮助征用土地,帮助贷款购买特种高效山芋苗,并帮助聘请镇农技员现场指导。在她的努力下,陈成当年创业成功,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陈成父母逢人便说:“要不是关工委施主任,我家陈成就是拿两三千元工资,也改变不了家庭的经济困境,现在有房、有车,安居乐业,孩子返乡创业的路走对了”。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