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淮安卫生援疆亮点多

 

  ■通讯员 杨冰田

  在七师129团,得知91岁的老人刘德明因体弱多病无法到医院就诊时,淮安援疆医生王绍闯、陈小宇主动带着药品和诊疗器械步行数公里来到老人家中,为身患胆囊结石和冠心病的老人送诊送药。

  从硬件建设到软件提升,从资金投入到智力扶持,从输血到造血,新一批淮安援疆医疗队进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一年来,以精湛的医术造福受援地广大患者,带动了受援地卫生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

  服务群众,树立形象

  一年来,淮安援疆医生跑遍了七师所有团场,义诊2000多人次,门诊治疗病人超过4000人次,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及教学查房600余例,举办学术讲座及业务培训60次,开展或指导手术400例。淮安援疆医疗队以勤勉务实的作风和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让七师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树立了周总理家乡援疆医生的品牌形象。

  紧贴需求,补齐短板

  一年来,淮安相继投入5185万元卫生援疆资金,实施了七师胡杨河市人民医院项目、七师137团医院综合楼项目等5个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医疗条件。同时,淮安援疆医生协助七师相关医院改善服务软件,采取优化流程、完善机制等措施,不断增强医院内部管理水平,为受援地各族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病人满意率达99%。

  发挥专长,打造品牌

  淮安卫生援疆着力帮助受援地医院打造品牌特色专科。在七师医院挂职副院长的李明超,成功开展脑保护装置下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一例,使七师医院成为当地能独立实施颈动脉支架手术的首家医院。7名淮安援疆医生通过“传帮带”将七师近30名医疗新手培养成“行家里手”,通过“传帮带”做到一人带强带大了一个科室,做到援疆人走技术留。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