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提档升级展新姿

 

  ■刘岳文 王玉才

  “地面整洁明亮,区域规范有序,品种丰富充盈,商品摆放条理,跟超市一样令人舒心,比大城市的农贸市场还敞亮……”1月28日上午9时许,当东城商贸市场升级改造重新开业后 ,在市场买菜的陈女士笑容满面地道出了心声。

  东城商贸市场始建于1998年3月,1999年元月正式运营,营业面积10000平方米,门面房60余间,日客流量万余人次,年贸易额达到15亿元。19年来,市场紧紧围绕创建透明放心菜市场的目标,全面落实经营主体责任。强化源头管理,严格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体系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经营主体自律、社会监督等体系,努力增强经营者的食品安全和守法诚信意识,全方位编织食品安全网。首先是明确监管职责,全力创建透明放心菜市场。食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此,东城商贸市场一直注重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的监管工作。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注重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落实连带问责制,不断加大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管力度,努力形成多管齐下的透明放心菜市场创建氛围。其次是规范源头管理,严把农产品市场准入关。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一律出具销货地销售凭证和产品产地证明。进入市场的食用农产品必须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专用标志和有效认证证书。进口食用农产品进入市场,一律具备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文件。依法需要实施检验、检疫的动植物、食用动物及其附产品进入市场,应具有相应的检验、检疫合格标志。再次就是注重多措并举,广泛营造浓烈创建氛围。该市场每季度召开一次市场经营户食品安全会,要求经营者依照法律、法规和食用农产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并在经营户中开展公开承诺活动,敦促诚信自律。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和“市场是我家”等模范经营户评选活动,助推创建工作。同时,加大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的投入力度,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检测人员和设施设备,建立检测记录台账,及时、准确、真实、规范地记录检测过程和数据。为了让消费者透明放心消费,他们除在市场醒目位置通过电子显示屏等滚动公示检测信息的同时,还通过网上公示、扫二维码等方式及时公布市场农产品的检测结果,并设立举报箱和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举报及媒体披露的涉嫌相关食品安全潜在风险的信息立即组织自查,对确有问题的,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并及时上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处置。

  由于该市场始终按照“一流服务促发展,一流管理促提升”的指导思想,把发展企业品牌作为第一要务,创优企业服务作为第一己任,运用科学管理和经营之道的方略,以“群众更满意,政府更放心”为原则,狠抓市场规范管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和提升企业进位效应,不仅使企业不断保持着长足发展的态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市场,结出“一流服务”和“卫生文明”之花,成为涟水县城一流的消费基地,还荣膺省、市、县“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创建平安市场“先进单位”、“重点培育项目”、“文明诚信市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诚信计量示范集贸市场”、“百强市场”、“透明放心菜市场”示范单位等诸多殊荣。

  为顺应市民期盼,改善购物环境,2017年,县政府将该农贸市场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由县商务局和涟城镇负责组织实施,并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历时5个月时间,顺利改造完毕。改造后的东城商贸市场成为集农副产品、水产品、肉类定型包装食品等为一体的农贸市场,解决了400余人就业问题。

  在谈到未来市场的发展时,东城商贸市场总经理邱凤兵满怀信心地说:“提档升级后的东城商贸市场,将全面强化市场经营和食品流通管理,强化‘市场准入’、‘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市场摊位和门面租赁’等管理,完善市场经营管理规则和市场文明经营公约,并与各经营户签订了‘经营协议书’和‘先行赔付协议书’,全力创优服务品牌,为竭力打造‘国家级文明市场’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