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盱眙:山区老师扶“贫”忙

 

  ■ 吴凯 乔继宁

  “妈,小月妈妈来啦!”早早在门口等候的徐慧欢快地回头叫着。

  “谢谢,谢谢王老师,孩子电话里常常提起你的好。我这个当妈的都觉得有压力了,快快进屋坐!”徐慧妈妈快步走到家院门口,紧紧握着王月老师的手,激动不已,像是见到了久违的亲人。

  徐慧是江苏省盱眙县仇集中学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这所学校位于苏皖交接的山区腹地,283名学生中,象徐慧这样的留守学生占了近三分之一。

  “留守的孩子缺的不是钱,缺的是父母的呵护和陪伴。”仇集中学的每位老师都对这些留守娃知根知底。在近几年的教师节前,该校都组织开展“相亲”见面会,让每一名新入校的留守学生和老师互认“山爸”、“山妈”和“山娃”,组建一个“新的家庭”,在以后的日子里,“新家庭”定期开展各项活动,让这些留守孩子更多地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们要走亲戚喽!”2月11日上午,春寒料峭,仇集中学校园广场上,热闹非凡,由10名“山爸”“山妈”和3辆汽车组成的爱心车队整装待发。大家互相打量着各自的礼物。

  “王老师,你这个大包里装的啥?”

  “没啥,没啥,就是几本书,还有徐慧平时的作业本……”年轻的王月老师被问得不好意思。细心的她不仅挑选了好几本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还挑选了一些适合家长阅读的家教类书籍。

  “厉害啦,这个礼物送的上心了!留守的孩子最希望的是家长和老师更懂他们。孩子和家长见到这些礼物肯定会高兴的不得了。”同事们纷纷赞许。

  “我们这次春节前家访,就是‘走亲戚’。今天我们走要访平时父母最难得回家的8个留守学生家庭。每辆车是一个小组,山路有积雪,要注意安全。今天的重点是……”爱心志愿组组长韩成田老师再次强调。

  “阳光扶贫呀!”一个老师笑着说道。

  “对,我们就是去‘扶贫’的。我们乡村教师要做更有深度的‘精准扶贫’。很多农村家庭现在并不缺钱,咱们这些留守孩子‘贫’的不是钱物,而是父母陪伴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我们要和家长多沟通。家长更懂孩子,孩子才会成长更好,农村家庭的发展才更有后劲。今天活动,大家一定不要忘了和家长一起学习这个。”费厚兵校长挥挥手上的《告家长书》说。

  今年刚工作的王月和另外两位老师来到了徐慧家。刚工作的女老师当起了初中留守学生的“山妈”,有点小激动,也有点小紧张。

  “我看看咱孩子的‘山妈’送什么好东西。”昨天才回来的徐妈妈和徐爸爸迫不及待地翻看着女儿的作业本。

  “闺女,你的字写的比老爸好看。”徐爸爸地对站在一旁的徐慧说。

  “爸,你的字也写的太难看了,我以后可不能象你这样连个名字都写不好。我们在学校学的事儿可多着呢,我们班有班级小农场,名字叫‘一带一路’,我们有趣味运动会,有读书节,有艺术节,有合唱比赛……我们 ‘山爸’‘山妈’‘山娃’组成‘小家庭’了,学校要按小家庭进步情况进行评比的,不光要比成绩的……”眉飞色舞的小徐慧说到“山爸”“山妈”,忽然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咱们徐慧在学校可棒了,不但勤奋上进,还很有礼貌,这学期刚被评上了‘礼仪之星’。”王老师走到徐慧身边,搂着她的肩膀说。  

  “不错不错!慧慧进步真大!咱闰女以后确实不能象爸妈这样做个只会挣钱的农民工。”徐慧妈妈连声说。

  “徐爸爸,徐妈妈,你们平时难得回家,学校给你们写了一封信,我们一起看看。”站在一旁的徐玲玲老师拿出了《告家长书》递了过去。

  “你们想的真周到,我们看看。”

  “关爱留守子女,就是关心全家的未来,恳请家长配合我们,一起做好下工作……”徐爸徐妈轻轻地读出声来……

  山村不时响起鞭炮声。

  雪,正在融化,春天,真的来了。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