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我市城市承载能力 持续增强

 

  ■记  者 陆彦平

  通讯员 刘国昌

  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强化基础支撑、完善城市功能,城市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交通枢纽框架凸显。连淮扬镇、徐宿淮盐两条高铁全面架梁施工,宁淮高铁争取实现突破,枢纽站房侧改立方案获批,宿扬高速淮安段、503省道机场连接线、235、346省道涟水绕城段、348省道洪泽南环段、淮海路跨古淮河桥、京杭运河黄码大桥建成通车,淮安机场二期、京杭运河许渡作业区、盐河城东作业区主体建成,429省道淮安段开工建设,内环高架一期工程全面施工,完成云轨试验段前期工作。

  市政工程建设加快。城南水厂扩建主体完成并通水,竣工20万吨自来水深度处理工程,市区备用水源工程全面开工,提标改造四季青污水处理厂和第二污水处理厂,主城区完成26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新建小区污水管道19公里、雨水管道13公里。完成承德南路、人民南路等36条道路127处积水点改造。

  便民设施不断完善。新辟、优化24条公交线路,新投放530辆纯电动公交车,新增10个公共停车场、1612个停车泊位,开通淮洪公交化运营班线。新改建30座公厕,新建北京路小吃广场、文庙美食街、大学城等大型疏导点。主城区环卫机械化作业率达88%,餐厨废弃物日收运量达80吨。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