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 段宗科

  新春伊始,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随着央视《经典咏流传》的播出而爆红。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人生有顺境逆境,事业分波峰波谷。在顺逆转换、高低起伏之间,不正需要一股子“也学牡丹开”的精气神吗?

  “也学牡丹开”须有崇高理想信念。袁枚笔下的苔花虽不起眼,却拥有牡丹之志。自然界中,再小的花儿也有绽放自身美好的权利;人生天地间,如果失掉了怒放的理想与信念,于自怨自艾中凋萎,哪里还会实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呢?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指引航船劈波斩浪的罗盘,是人生充盈丰满、不断超越的羽翼,更是伟大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支撑。

  “也学牡丹开”须持积极进取姿态。2017年,一部《留守村长留守鹅》惊艳首都舞台,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全国院团特别是县级剧团学习的榜样”的盛赞,不禁让人们重新视涟水县淮剧团,这“质朴的舞台盛开着的花”。创建于1955年,60年风雨兼程,在发展阵痛中执着前行,“写农村农民,演新戏出精品”,让观众目光重回传统舞台。这个县级剧团精彩地诠释着事业常成于坚忍,顺势不骄满、逆势不馁惰,“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积极进取姿态。

  “也学牡丹开”须下追求极致功夫。苔花毕竟不是牡丹,也不是人人都有超凡的才华,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要实现华丽绽放的逆袭,除了下一番苦功夫是没有捷径可循的。追求极致不是吹毛求疵,是秉承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追求卓越的理念,对事业、工作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一部精彩的戏剧需要经历多遍打磨,而从更宏大的视角来看,任何一项事业要取得最优的成果都必然离不开追求极致的精神。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对于奋斗者而言,每天都是最好的春天,何不如苔花般尽情地绽放呢!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