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洋丐帮“帮主”

 

  在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乎没有人比阿伯特·戴维森的谋生方式更奇异了。这话得从他拒绝向乞丐施舍一个硬币说起。

  “赏个小钱吧,先生。”一天,一个流浪汉向他乞讨。

  当时的戴维森是个演员,已经“休息”了很长时间。因此他没好气地说:“别纠缠我,我也是身无分文。”

  在乞丐转身走开时,戴维森发现他失去了左臂,但是脸色红润,衣着一点也不破烂。

  “等一等,”戴维森把他叫住,问:“你知道我为什么一个子儿也不给你?”

  乞丐不屑回答地摇了摇头。

  “因为你看上去境况比我要好,”戴维森告诉他,“你跟我来。”

  回到住所,戴维森拿出自己的化妆盒,开始朝那人的脸上涂抹油彩,一会儿工夫,那人就有了一副苍白的面容,脸上呈现出憔悴的皱纹,头发也被几剪子剪得乱蓬蓬的。

  “你昨天挣了几个钱?”戴维森问。

  “四元。”

  “那好,去试试今天能否多挣几个。”

  两天后,这个乞丐来到戴维森的住所,交给他5元钱。化妆后的第一天,他挣了30元钱,这个数目近乎于他从前最高所得的七倍。

  没过多久,其他乞丐也纷纷前来求助。

  这个演员向每个人收费两元钱。他把他们装扮成一副孤独凄苦和绝望无助的样子,提示他们恰当掌握哀诉的嗓音。

  在头一个月里,他每天给18个乞丐常客化妆。一年功夫,他搬进了一所条件良好的住宅,有了一部小汽车和一大笔银行存款。一连16年,他忘记了自己的演员职业,为成千上万的纽约乞丐化妆。后来有一天,纽约市政厅向乞丐们颁布了一项禁令。这是一个不明智之举,因为这些人全是选民。

  两万名乞丐在布朗克斯举行集会。这些人中,有一万七千人是(或曾经是)戴维森的顾客。他们的首席发言人在会上宣布:“我们需要的是能为我们说话的受过教育的人。”有人提议阿伯特·戴维森,得到了一致通过。

  戴维森就这样成了纽约市乞丐协会的秘书长。

  戴维森承认,他从未梦想过这种指点乞丐行讨的行当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这样干了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再难独撑下去,因此不得不去请几位演员同伴来做帮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他已经是纽约两万多乞丐的“代言人”。这是一股强大的选举势力,使市政厅再也不敢对他们宣布什么禁令了。

  显然,戴维森对乞讨术的兴起起了相当的作用。他在布朗克斯创办了著名的乞丐学校,有二百名教师在那儿讲授体面的乞讨艺术。除了付给教师们工资外,戴维森自己则获取一年八千英镑的收入。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