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长达12年的观测,美国一个天文学研究团队发现了宇宙中第一批恒星的“足迹”。这些恒星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约1.8亿年,发出的光照亮宇宙中的氢气,在氢光谱中留下了特殊印记。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约138亿年前的一场大爆炸,随后不断膨胀并冷却。大爆炸约38万年后,温度低到使电子和质子结合形成中性的氢原子,宇宙从此进入没有光芒的“黑暗年代”,直到大爆炸约1亿年后第一批恒星诞生。
这项研究的搜寻目标是一种特殊的射电信号——早期宇宙中氢原子的“21厘米谱线”。第一批恒星发出的光加热宇宙中的氢气,导致氢原子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吸收波长21厘米的光子,产生特殊的吸收谱线。研究人员说,由于地面和宇宙中大量其他射电信号的干扰,寻找这种信号就像“在飓风中倾听蜂鸟翅膀的振动”。
研究小组利用超高精度的射电波设备,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进行探测,找到了一条很强的吸收谱线,与理论预测的氢原子21厘米谱线大致相同,应该是幼年宇宙中第一批恒星加热氢气产生的。据推测,这些恒星大约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1.8亿年。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