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建洋
虽年近花甲,几十年来多次搬家,房子一次比一次大,环境也更好,但在我心中,家还是小时候的老宅,那里有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我生在农村,在老宅生活了22年。老宅是茅草房——哥哥们结婚后,父母把原来的老屋分给了他们后,在老屋旁的菜地夯了宅基,盖起三间茅草房和一间厨房。垒地基的土是从前面的小河边取的,父母用车推、担挑,一点点运到菜地里,又请乡亲用石磙夯实。到现在我都记得大人们抬起石磙喊着号子打地基的场景。
地基夯好后开始垒墙,是用那种叫油泥的土,垒得格外结实。大人们在油泥土里加上碎草,再用脚踩,一直踩到泥与碎草混为一体。因垒墙的土是湿的,一次不能垒太高,大概一米高,否则容易倒。须等这一截墙干透,才能继续垒。印象中,需垒三次才好。第一次垒墙后,我们几个孩子会围着半人高的泥墙玩捉迷藏。
之后是上房梁和屋顶铺草。房梁用的是家前屋后长的树,条件好的人家会从木材公司购买专门的木料,比如杉木。家里没有树,条件不好,只好用毛竹,我家老宅房间的房梁就有几根毛竹。那时屋顶一般都铺草,条件好一点的人家铺的是一种叫红草的茅草,结实又耐水,可以多年不腐坏。一般人家用麦草,是从麦草中挑选出来的,铺屋顶前还要用河水把草浸透,这样才经得住雨水。过几年会有地方烂掉,就要及时更换。
最后用稀泥把墙抹平,房子就算建成了。这时候人还不能住进去,房里湿气很重,对身体不好。房里的摆设很简陋,我的房间只有一张简陋的床、一个放衣服的木箱和一张看书用的桌子。窗户很小,就是在墙上开个小正方形,冬天时用草塞住,阻止寒风侵入。家里常有老鼠,夜里睡觉时,可以清晰地听到老鼠的跑动声、打架声,我的书也常被啃坏。间或还会有蛇游进家中,甚至会盘在地上,很让我害怕。
老宅边上长了许多金针菜,屋后的河坡上长了菊花脑、枸杞,老宅后面是新河,河边长着许多芦苇,栽了茭白,还有菱角、水葫芦和莲藕。我常站在河边看水中游动的鱼,还会拿芦苇杆作钓鱼状,天热时会摸一些螺蛳、河蚌。屋前栽了棵枣子树——我喜欢枣子树,父母特意为我栽的。屋前菜地四周的篱笆上爬满了豆角、丝瓜,看着它们,心情总是很愉悦。
后来离开家乡去求学,留在现在的城里工作,算起来有三十多年,父母早已不在,老宅在经历近二十年无人居住后,只剩满目的沧桑,而沧桑的老宅最终因修路也不复存在。然而,我始终无法忘却。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