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珠玉在侧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汉子比妹子还要注重仪表的时代。曹植大大,在朋友来找他玩耍时,“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讫,傅粉。”稍等,我补个妆先。而他的侄子魏明帝曹叡,《晋书》:“魏明帝着绣帽,披缥纨半袖”。穿女装,是真的。

  魏晋六朝几百年的男子时尚界,从此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声名如雷贯耳的当世名士,八成以上都是姿容甚美、神情亦佳。如“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的杜乂、“朗朗如日月入怀”的夏侯玄、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王羲之、“轩轩如朝霞举”的司马昱、“濯濯如春月柳”的王恭、“容貌美丽,状似妇人”的韩子高、“貌柔心壮,音容兼美”的兰陵王高长恭……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对这一社会形状做出了详细描述:“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士人女性化审美已经达到了病态的程度。

  汉末以降,社会极端动荡,人的生命格外渺小而脆弱。神州陆沉,北伐无力,大批士人郁郁不得志。他们在迷茫中以楚骚文化中的美艳弃妇形象自比,陷入了对女性美的病态痴迷,将社会审美拉入了一个性别意识错位的深渊中。

  值得欣慰的是,在男性当权者们埋下头颅逃避现实、沉迷女化不可自拔的时候,许多妹子支撑起了生活中的重担,支应门庭、管理家室、教养子女,甚至在家族处于危难的时刻勇敢而上,表现出了沉着冷静、刚强豪爽的阳刚之气。

  决定社会责任和贡献大小的,从来就不是性别。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