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江淮绿心”为食博会“染绿”

 

  ■记  者 唐筱葳

  通讯员 刘明爱 钱国文 袁锋军

  红通通的虾、健硕的蟹、白里透香的米,还有包装精美的茶馓、捆蹄、黑猪肉、蒲菜、酱醋……15日,在北京淮扬菜品鉴堂,中国·淮安“淮味千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上,“淮味千年”系列优质农产品让人流连驻足,也让淮水滋润下的良田、美食、美味飘香北京。

  绿色,是2018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主题之一;绿色发展,是淮安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优越的自然禀赋厚重生态本色。地处江淮平原东部的淮安,地势平坦,气候分明。大运河、淮河在境内交错,全国五大淡水湖洪泽湖位于境内,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水面约占全市国土面积27%,共有各类湿地20.14万公顷,约占全省7.1%。3月18日,在金湖县前锋镇白马湖观景台码头、里运河文庙亲水平台、山华庭北门古淮河边、淮安区里运河御码头,一年一度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陆续开展,市民们争相上前,为全面改善淮安水生态环境做出点滴努力。森林覆盖总面积319.91万亩,覆盖率为23.82%,约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13.67%。矿产资源丰富,岩盐资源探明储量1350亿吨,居世界首位。拥有华东最大的无水芒硝矿,已探明芒硝储量达20亿吨。盱眙县凹凸棒石粘土探明储量2.72亿吨,远景储量达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65%-70%,占全球总储量的近50%。

  春潮涌动的现代农业调浓生态底蕴。近年来,我市农业发展突出绿色、生态、优质、高效的产业定位,坚持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协调发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做活生态农业源头,2017年全市完成造林总面积8.6万亩,新建和完善林网11.5万亩,完成森林抚育10.25万亩,建成省级绿色示范村93个,森林覆盖累计面积36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3.8%,全市现有国家级公益林26.7万亩。推进健康示范创建,做大生态农业规模,累计建成沼气池13.8万只,沼气池普及率达14%,建设各类沼气工程269处;共创建了9家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60个省级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239个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创建示范场;累计创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6个,总面积达2万亩。盱眙、洪泽为江苏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科追溯试点县。加强“三品”认证,做强生态农业品牌,“淮安红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淮安黑猪”成功申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