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4名党员律师一根接力棒

 

  ■记者 杜勇清 通讯员 方玮 丁大勇

  3月19日,江苏群汇律师事务所收到一个快递包裹,内有一块牌匾和四本荣誉证书。牌匾银光闪闪,镌刻着“法治波密突出贡献单位”十个大字;证书喜庆红艳,分别写有朱桂前、薛美林、王春雷、乔荣荣四个名字和同一个荣誉称号:“法治波密优秀律师”。

  这是一份来自三千多公里外的特殊礼物,也是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党委政府和当地百姓在格桑花含苞待放的春天,送给4名淮安援藏律师志愿者最质朴的精神褒奖——

  2016年10月,江苏群汇律师事务所4名党员律师响应司法部号召,自愿报名成为全国第三批、淮安第二批援藏律师志愿者,奔赴无律师县波密开展为期一年的法律服务公益行动。一年间,他们以每人3个月接力而行,累计为波密群众办理诉讼案件37件、非诉讼案件63件,举办法治宣传活动100余场次,化解矛盾纠纷400余件,帮助避免和挽回损失600余万元。

  最忙碌的一天——接待了19位藏民

  接力赴波密,朱桂前跑的是“第一棒”。作为江苏首位志愿援藏的律师事务所主任,进藏第一天的忙碌,让朱桂前始料未及。

  “2016年10月24日早上到的波密,凳子还没焐热,一对藏民夫妻来为女儿讨公道。”朱桂前回忆,夫妻俩女的叫吴金卓玛,女儿无故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三个月前,她得知淮安有律师来波密,开始左等右盼,每天都到县司法局打听消息。“一看到我,非常激动。”朱桂前记得,吴金卓玛还没开口,眼泪已经滴落在了地上。

  听事由、开良方,没来得及把夫妻俩送出门,又进来六七个藏民,嘴里争吵不休,情绪激动。“话不好懂,语速又快。”朱桂前连估带猜听出了个大概:“两口子闹矛盾,女方气不过闹着要离婚,男方不同意,答应给女方14万元保住婚姻,女方要男方签保证书。”经过朱桂前的一番说和,双方找来保证人,现场付款、签协议。

  “来人一拨接一拨,忙得连口水都没捞到喝,一直忙到下午6点,正准备去食堂,有人上门要写诉状。”朱桂前说,当事人叫达瓦卓玛,为了见上律师,她跑了100多公里山路。朱桂前二话没说,放下饭缸,帮达瓦卓玛代写了诉状。

  “整个一天,接待了19位藏民,口干舌燥,耳朵嗡嗡响,生疼。”等朱桂前忙完赶到县政府食堂,仅剩的面条已经成了面糊糊。不过,朱桂前觉得特别充实。是夜,他在援藏日记中写道:“律师援藏为什么、做什么?无律师县普法的路很长,到波密来一定会很累。可身为律师,这条路我得走,不然会后悔。”

  最开心的一天——资助了     个孩子

  4名党员律师,两名是女性,薛美林是其中之一。薛美林坦言,进藏到波密,各种挑战前所未有:“光是坐车去波密的路上,强烈的高原反应就让我呕吐了8次。”

  信念让她战胜了一切。援藏期间,薛美林接过“接力棒”,每天奔走在波密的大地上,帮当地百姓代写法律文书、起草合同,为困难群众代理诉讼,为政府审查合同、出具法律意见,下乡进村开展法治宣传,忙得不亦乐乎。

  “最开心的是去年3月30日,给孩子们送棉衣。”薛美林说,三月的波密依然白雪皑皑,寒风刺骨,送棉衣之前,她曾到波密下辖的易贡乡格通村开展法律援助,看到村里小孩衣着单薄,冻得小脸通红、浑身打抖,心疼。易贡乡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薛美林:“村子穷,寒天里娃们最缺的是棉衣。”

  “援藏能做的,不只是法律服务。”回县城的路上,薛美林的心始终揪着,一个暖心计划在她心里萌发,随即变成了行动。“两头打电话,联系易贡乡确定格通村缺棉服的孩子人数,发动淮安的律师姐妹一起筹资出力。”薛美林说,律所的滕庆红、蒋海燕、吉艳、张诚几个女律师迅速响应,不仅购置了30套棉衣,还专程送衣进藏,去了格通村。

  此后,薛美林还与援藏团队一道,多次向淮安后方的律师同行发起爱心倡议,把一批批捐赠物资、一笔笔爱心善款送抵波密,捐赠款物总计超过5万元。

  最欣慰的一天——平息了1场纷争

  在波密,接下“第三棒”的王春雷,发生过一次“退款风波”。

  去年6月,藏民央金措吉上门找王春雷帮忙写答辩状。为弄清案情来龙去脉,王春雷先后7次进行调查核实,把答辩状交到了央金措吉手中。央金措吉感动之至,给王春雷送来3000元表达谢意。王春雷一再婉拒,央金措吉坚决不让。

  无奈之下,酬谢款被王春雷送至波密县司法局。局长义盾得知此事后,带着王春雷去了当事人住所,退了酬谢款,并作出批示,号召县司法局全体职工向王春雷学习。

  王春雷成了名人。可最令他感到欣慰的,却是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平息了一场纷争。“在波密的法治史上,这不是一件寻常事。”王春雷说,事情发生“退款风波”之前,浙江某监理公司驾驶员王某驾车途经波密,由于驾驶不当,与藏民索朗旺堆的摩托车相撞,索朗旺堆受伤,双方打官司。然而,法庭出具的波密县公安部门提供的事故认定书却认为,王某与索朗旺堆对事故负有同等责任。

  索朗旺堆家人不服,寻求法律援助,找王春雷。经过对原告证据材料细致分析,王春雷发现,交警部门的责任认定既不符合事实,也有违相关法律,仅仅是出于当地的一贯做法——“各打五十大板”。王春雷据法力争,法院最终判处,王某承担事故70%的责任,赔偿索朗旺堆285046元,而索朗旺堆应该自担的部分诉讼费,也在王春雷的帮助下,获得了法院的免缴许可。

  “这是一次法治的胜利,从处事靠习惯到处事讲法,给藏区人民播下法治的种子,是律师援藏的重要使命。”王春雷说。

  最难忘的一天——代写了 21 份协议

  波密是旅游胜地。乔荣荣进驻波密,正值旅游旺季。然而,接踵而来的“奇葩事”,却让乔荣荣颇感震惊——

  “有投资商到当地投资旅游产业,由藏民盖房子租给投资商,双方居然不签任何协议,每年数十万元租金,全凭口头约定,等藏民把房子建好,投资商不见踪影。”让乔荣荣觉得不可思议的不止于此,“两口子闹离婚,签离婚协议,女方不来,来的是男方与老丈人,他们觉得这事男人就能做主,跟女人没啥关系。”

  最难忘的一天,乔荣荣记得是去年8月26日。“别的啥事没捞到做,光忙着处理买卖、租赁、家庭等各种纠纷,根子都出在事发前没有书面约定,一口气代写了21份协议。”

  没有事前签订协议的意识,实质是法律意识的淡薄、契约精神的缺失。身为一名敢闯敢拼的“女汉子”,却又不失感情细腻的女律师,乔荣荣坐不住了。她开始马不停蹄地朝外跑,上机关、下乡镇、进村组,带着普法资料,挨个上门、巡回开讲,当普法使者。“跑了5个乡镇、18个村组、11个部门。”据乔荣荣初略统计,三个月援藏期内,仅法治宣传资料她就发放了2000多份,现场坐诊调处的法律纠纷达60多起,代写的各种协议书超过300份。

  “我是最后‘一棒’,眼见援藏期限临近,心里想着能多跑一跑,尽一己之力为藏区百姓多做点法治启蒙方面的事情。”乔荣荣说,在藏区,在无律师县,法治的道路依然漫长,如果还有援藏的机会,她一定会毫不犹豫继续报名“参战”。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