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周 洋 朱月娥 孔 雪
通讯员 史以娟 潘晓洁
本报讯 日前,位于清江浦区花漾城的“知行空间”里,捧卷阅读的人之多,让人以为是周末。“知行空间”是继全市首家24小时不打烊书店“清江浦书房”开业后,我市又一家高品位的阅读空间。
区划调整以来,清江浦围绕“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标志地”总定位,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加快中心城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全面推进“文化名区”建设。“努力使清江浦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高地、公共文化服务的典型示范、文化淮安建设的重要窗口。”清江浦区委书记仲凤笔的一席话掷地有声。
文化建设构建新格局。日前,清江浦区召开淮安运河文旅集聚区建设调研会办会,集中会办解决项目建设、业态定位等问题。为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该区定期召开文化休闲健康养老产业招商推进会、文化产业研判会等,进一步加快推进“文化名区”建设。据介绍,去年以来,清江浦在全市率先谋划,从规划政策、体制机制到项目建设、人才保障、环境营造等方面共同发力,奋力开创全区文化发展格局。此外,该区还将文化产业招商项目纳入区招商考核范围,设立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探索新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文化产业扩量提效。
文化产业探索新模式。去年3月1日,由清江浦区城市资产公司和星源投资集团共同持股的淮安运河文旅集团正式成立。这是该区发挥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优势互补,以混合所有制形式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的一个缩影。目前,该集团根据清江浦特色,着力建设以历史为根基、文化为核心、商业为动力的“三中心一街区”四个空间板块项目,即“阅读中心”项目、“御码头运河文化中心”项目、“运河文创中心”项目、“清江浦1415街区”项目,为将清江浦打造成为一个将文人气韵和故事传奇、现代文明与实际发展交相融合成的文化魅力区域。与此同时,该区不断加强国有资本引领作用,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全市率先成立国有独资江苏清江浦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公司下属壹零捌设计、青轩传媒等6个子公司。一系列探索创新有力推动了该区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79%,新增“三上”文化企业13个,上报新开工文化产业项目10个、新招引文化产业项目10个,保持全市领先。
文化事业迈向新高度。“走进新时代,筑梦清江浦”欢庆十九大系列惠民演出在清浦街道东风花园社区拉开帷幕,《欢乐鼓》、《康巴情》、《张灯结彩》等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传递到老百姓身边。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该区采取政府主导、社团领办、资源整合、市场运作的方式,围绕“魅力清江浦”主题,打造以“幸福清江浦”群众文化艺术节为龙头,百场演出进社区、清江浦周末百姓大舞台等5个子版块为支撑的“1+5”文化惠民板块。据统计,该区已累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136 场次、专题性展览6场、农村电影放映185场次,
(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