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顾仕权
初春时节,“叽勾叽勾”的磨浆声不绝于耳,清新的豆浆香气扑面而来。“豆腐出锅喽!”韵味十足的老兴隆腔带着豆腐香响透了“峁沟地拐”一条街。
金湖县兴隆集镇的后大街又称“峁沟地拐”,它的豆腐因手工制作和独特的工艺而名闻遐迩。豆腐口感细腻、滑爽、柔韧,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当地老人介绍,兴隆豆腐有四五百年历史。几百年的积淀让“峁沟地拐”豆腐口味独特,多年来热销洪泽、宝应、高邮周边等县市,一到春节更成了市民的抢手货,当地农民去县城探亲访友,大多习惯顺带上四、五斤豆腐作为礼物。
闻着豆腐香,推开一扇木门,庭院里干净整洁,坪场上热气腾腾,清香扑鼻。66岁的伍发恩一边将豆腐脑盛在铺着笼布的木箱子里,一边满脸微笑地说:“外地慕名来买豆腐的人太多,忙不过来。从腊月里以来,我和老伴付启英都没有上床睡过,整日整夜地磨豆打浆,累了就在灶门前打下盹,反正灶火不断也不会着凉。”
老伍家世世代代做豆腐,说起做豆腐,老人的话就多了,石膏怎么配,腊豆腐怎么薰,伍发恩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他说,为了做好豆腐,老街上几十户人家对水特别讲究,不管是自来水和还是深井水,都要用明矾静水两小时以上。伍发恩看着六七柞豆腐,笑眯眯地说:“现在纯手工制造一柞豆腐收入100元左右,每逢节日这些豆腐在家一销而空,闲时,就挑着豆腐走村串户,三两个小时就卖完了。”
目前,兴隆集镇上左习宝、沈开山、曹启才等30多位“豆腐哥”和“豆腐嫂”纷纷在扬州、南京、苏州、上海等省内外大中城市设立了“兴隆豆腐”专卖店。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