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让生命回归

 

  ■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周华 潘正东 苗小明

  清明节到来之际,淮安又刮起了绿色清明风。为缅怀逝去的亲人,按照传统的纪念方式就是给亲人烧纸扫墓,如今在淮安不少市民开始自觉践行绿色清明,用鲜花、黄丝带代替了传统的纸钱。在殡葬方式的选择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环保、低碳的绿色殡葬,树葬、花坛葬和草坪葬等绿色殡葬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墓葬。

  据悉,从2011年起,我市就开始推行绿色殡葬,如今已有七年时间之久。淮安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不仅将墓园装扮成风景如画的园林,还在殡葬及祭扫上摸索出了一条绿色环保之路。殡葬改革是一项移风易俗、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社会改革。近年来,我市从构建生态文明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高度,重新定位新时期殡葬改革工作新理念,以公益性和生态型为引领,全面推进生态殡葬和文明祭扫,并融入生态市和中心城市创建范畴,在提升殡葬公共服务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融。

  生态殡葬入民心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生态殡葬,3月19日下午,在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永思园的工作人员向前来的市民详细介绍了生态殡葬形式之一的花坛葬。观看去年的花坛葬仪式的视频后,很多市民都对花坛葬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将逝者的骨灰随着花瓣一起葬入花坛中,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骨灰和鲜花一起融入泥土中,叶落归根、回归自然、绿荫后人,这非常符合中国人入土为安的传统理念”。 王阿姨正是这一次报名参加花坛葬的逝者家属之一,在当天观看完了花坛葬视频之后,她很受感动,“感觉花坛葬非常庄重,给我的父母选择花坛葬也算是完成了他们生前的心愿。” “我的父母生前就是一个纯朴的人,从来不喜欢铺张浪费”。王阿姨说,他们全家人都赞同一个观点就是“厚养薄葬”,生前尽力孝顺老人,在身后则选择生态葬这种简单的方式回归自然。 

  事实上,在淮安,倡导和推行生态殡葬目前已被纳入我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内容之一。据了解,2012年我市举行第一次集体花坛葬,此后随着现代生态殡葬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葬的报名者越来越多。为了鼓励和推广生态葬,我市今年对选择花坛葬的逝者亲属的奖励金也提高到了1500元。根据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负责人介绍,除了花坛葬,目前他们正在开展的还有树葬、草坪葬、壁葬、骨灰寄存等其他几种绿色殡葬方式。

  文明祭祀渐成风

  清明扫墓时焚香烧纸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但是这一做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文明生态环保的时代发展趋势,从国家到地方都大力倡导文明祭扫,鼓励用新的文明环保的方式来祭祀。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出台了《淮安市区基本殡葬服务项目免费实施办法》《淮安市区节地生态葬和集中守灵奖补办法》《淮安市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惠民、利民、便民的殡葬政策。如今,越来越多的淮安市民放弃了传统的烧纸钱祭祀方式,改用鲜花祭奠亲人,今年的清明节祭扫刮起了一股文明新风。3月22日,记者在市永思园公墓看到,许多祭扫者不再购买纸钱,而是带上一束鲜花表达心意。同时,在公墓入口的服务台处,祭扫者也可以免费领取鲜花、黄丝带。

  “虽然有一些中老年市民仍然习惯烧纸钱来祭扫,但是如今有70%左右的年轻市民都会选择用鲜花或者黄丝带等方式来祭祀。以前园区内总是因为烧纸钱而‘乌烟瘴气’,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明显好转。”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主任崔士云说。此外,市永思园公墓还与淮安新闻网联合开发了永思园网上祭扫平台,免费向市民开放,广大市民可以进行网上建墓、网上祭扫。这种全新的、与时俱进的祭扫方式引起了现场很多人的关注,今后,市民通过网上、手机客户端或者微信等多种方式都可以来祭奠亲人。“市民通过鼠标或者手机就可以为已故的亲人建立天堂纪念馆,也可在模拟墓区内‘行走’,为亲人点蜡烛、上香、祭酒,这种祭奠方式更加方便、绿色、环保”。崔士云告诉记者。

  园区生态成风景

  去过永思园的市民都会发现,永思园内一年四季都是林木葱葱、花草芬芳,环境十分清静幽雅,景观景致如同公园一般。为了让生者感到慰藉,让逝者赢得尊严,永思园的“园丁”们,用匠心巧手将墓园装扮成了一座绿色生态的园林。

  在市永思园公墓园区,映入眼帘的既有集假山怪石、古井摆设、樱花怒放于一体的樱花园,还有集苍松翠柏、休闲小憩、小桥流水于一处的缅怀亭,更有争相竟放的迎春园……行走其间,不仅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还能使人获得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洗礼。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对逝者尊严的维护,更是对逝者亲属的最大慰藉。”市永思园公墓管理处主任崔士云告诉记者,为进一步美化墓区环境,公墓请来专业人士对墓园绿化进行园林化设计,对不同的墓区进行独特的构思,布置不同的景色,每个墓区风景各具特色,自成一体,整体上达到园林式墓园的效果。墓园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影雕“24孝图”;广场上,一根根气势雄伟的浮雕石柱,每一处图文并茂的画面都向前来祭扫的人们讲述了一个个古代人恪守孝道的动人故事,使市民在祭扫活动的同时,也深受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熏陶。

  近5年来,永思园公墓管理处累计投入300余万元,用以园区广场改造、园林小品景点布置、树种优化、草坪更新和季节性鲜花更换。截至目前,该园的绿化覆盖率已高达85%。因此,永思园公墓管理处也成为苏北第一家也是惟一家获得“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称号的公墓管理单位。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