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涟水科技创新工作风正劲

 

  ■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杨彦

  淮安(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获批省级科技产业园、涟水淘金创谷获批省级众创空间、江苏永安化工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国家高企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26.1%,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达2.16%。去年以来,涟水县科技工作以“增强创新意识、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凸显企业主体地位 握牢创新发展方向盘

  涟水县始终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使之成为引领发展的主引擎,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力争今年内竣工亿元工业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占比达50%。依托“科技镇长团”等资源优势,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围绕优势特色工业、现代农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组建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个,新增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2家、国家高企8家。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工作,激励企业提升自主研发水平,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上高企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5%。

  注重集聚资源要素 提升转型升级驱动力

  出台《涟水县专利资助管理办法》等文件,充分发挥县级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主动加大研发投入,整体提升全县创新能力。深化科协系统改革,团结带领科技工作者勇担创新发展主力军重任。建设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整合优势,破解产业技术瓶颈。推动华源科技与中科院深度合作,共建高端研发中心。依托今世缘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研究院,促进食品饮料产业提档升级。以聚缘机械新型智能机器人制造为纽带,与江南大学、常州铭赛、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共建合作平台。深入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在机械装备、电子电气、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航空器材制造与服务、现代农业等领域,加快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确保年内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1项、入选省“双创博士”1名。依托重点骨干企业、职业院校,推行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技术工人培育模式,确保新培育高技能人才700人以上。

  优化科技创新模式 做精成果转化加速器

  完善奖补政策,切实增强企业专利意识,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与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延伸科技创新服务链,依托淘金创谷和颐高众创等平台载体,力争创成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继续做好科技型企业“苏科贷”工作,积极探索科技保险、科技创投资金等新型金融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强化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和农用无人机等新领域的全程科技服务,将“高、新、尖”科技和实用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着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功能,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构建开放式、网络化、集聚型、高效率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不断呈现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努力推进科技创新创业,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