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俊海
本报讯 为全面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禁抛工作,盱眙县近几年来做到早布置、早行动、早落实。全县上下以利用促禁烧禁抛,以利用保禁烧禁抛,突出重点,多措并举,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禁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盱眙县区域内现有农作物种植面积为224.6万亩,年秸秆总量88.81万吨,其中小麦秸秆34.2万吨、水稻秸秆38.22万吨、玉米及其它秸秆16.39万吨。推广采用秸秆饲料化技术、秸秆基料化技术等,全年还田面积达到145万亩以上,秸秆综合利用量达到82.59万吨,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
立足于“早”,全面布置。成立盱眙县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禁抛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制定了《秸秆禁烧禁抛综合利用工作考核办法》、《盱眙县秸秆禁烧应急预案》,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分工。针对全县三麦开镰早的实际情况,对夏季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包村、包组责任到岗,具体措施制定到位,县驻乡村督查员无缝衔接。全县各乡镇组织近2000名督查人员督查到村组、到田头。
立足于“教”,广泛宣传。夏秋收割期间,县级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体连续一个月多频道、多时段、多形式,不间断地宣传秸秆禁烧禁抛要求和秸秆利用办法,积极营造宣传氛围,让广大群众认识到焚烧秸秆的害处和禁烧秸秆的意义,知晓秸秆利用的可行办法。各乡镇全面做到标语横幅挂起来、广播喇叭响起来、宣传车辆开起来、宣传资料发起来,达到禁烧政策送到门、政府政策贴到村、宣传材料读到户、承诺保证签到人,做到电视天天有字幕,电台天天有声音,全县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方面的宣传教育不留盲区。全年共出动各类宣传车辆600余台次,张贴《通告》12000多份,悬挂宣传标语近800条,印发致机手一封信、致农户一封信等各类宣传资料10万余份,利用中小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6000人次以上,在各乡镇举办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5期、参训1000人次,为禁烧禁抛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立足于“用”,疏堵结合。全县将秸秆还田与禁烧禁抛多种形式相结合、行政推动与技术服务相结合,以乡镇为实施主体,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为抓手,以发展大马力拖拉机为重点,加速秸秆还田和水稻机插秧、小麦机条播的技术集成运用,进一步稳固秸秆还田在秸秆综合利用中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秸秆多种形式利用工作,推广采用秸秆饲料化技术、秸秆基料化技术等。在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和秸秆多种形式利用的同时,充分认识到企业带动的重要作用,挖掘企业潜力,招商引进项目,多途径使用秸秆,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积极引进大型专业收储利用秸秆企业进入盱眙,鼓励企业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大型草站和秸秆加工点,自备机械把农户秸秆送到村秸秆集中堆放点或草站出售,或委托秸秆利用企业或经纪人把农户秸秆集中收储利用或加工出售。县财政按量把秸秆切块资金补给村和秸秆利用企业或经纪人,不仅解决了秸秆去处问题,还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让收贮企业也得到了实惠。
立足于“抓”,落实责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县委、县政府把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行重奖重罚,严格兑现。凡因工作不力,发生焚烧现象的,按规定追究有关乡镇(街道)负责人责任,对着第一把火或焚烧严重的乡镇(街道)责任人实行诫勉谈话。明确乡镇(街道)为责任主体,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各片长、路段长公示上墙,挂帅负责。实行四级督查。抽调256名科级干部驻村督查,环保、农业、农机三部门分片督查,县效能101及时跟踪,全天候全面督查,有力地促进了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严格考核奖惩。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果断处置不负责任、造成一定后果的人和事,问责上决不手软,为保护盱眙的蓝天碧水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