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洋 季明稳
“自2016年以来,中央持续对农村电商工作‘加码’,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也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桂五镇党委书记陈健看来,发展农村电商,这条路是走对了。
跳出桂五镇,从淮安全市来看,如何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农村电商无疑也是其中一条重要路径。而桂五镇作为我市首批省级乡镇电子商务特色产业街区,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据桂五镇副镇长刘百千介绍,2008年开始,在当地大学生村官和农副产品经纪人的带领下,先后涌现出一批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随后,这批合作社开始接触网络,在各类销售网站、农业网站发布信息,成为最早一批电商从业者。而近年来,随着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其中的商机,开始返乡创业,在网上销售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
在此过程中,当地党委政府开始因势利导,为农村电商发展添柴加薪。刘百千告诉记者,该镇一是加强农村电商载体建设,2015年建设了农村电商产业街,引进圆通、韵达、申通、顺丰等10多家物流服务点,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二是加大对电商从业者和普通村民电商知识培训,累计举办电商培训30余场,培训4000余人次。三是加大对农村电商的引导和扶持,根据年销售额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
“未来三年,我们的目标是电商交易额超亿元,电商应用普及程度达90%。”陈健告诉记者,下一步该镇将按照“绿色富民、生态发展”的要求振兴镇村经济,全面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用3年时间,在全镇范围建设15个农村电商服务站、1个物流仓储中心及15个村居服务点,为农村居民提供网络代购、农产品销售等服务。
如何让农民迈出电商经营第一步?“关键要让大家看到电商带来的实惠。”刘百千向记者分享了这样一个事例。2017年6月,刘百千挂钩的贫苦户邬成兵因孩子生病急需用钱,家中散养的200多只草鸡却很难一时卖完。刘百千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便想到了网络,他专门到邬成兵家中拍了散养鸡的照片并转发到朋友圈销售,一周时间,邬成兵家的200只鸡便销售一空。
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截止到2017年底,农村网店达985.6万家,较2016年年底增加169.3万家,增长20.7%,带动就业人数超2800万人。
桂五镇电商发展的经验启示我们,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一方面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既要让大家看到电商的实惠,也要为大家投身电商提供更多的技术培训、政策资金支持和相关配套。另一方面,也需要农村电商从业者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质,在农产品生产、包装等方面下功夫,让我市丰富的农产品在在网上卖座更卖价,成为各大平台的“网红”产品。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