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勇清 通讯员 杨晶晶
本报讯 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全市百万职工“双创圆梦”行动自去年启动以来,已帮助13.5万名职工实现技能等级晋升,为企业增效近亿元。该项目荣获2017年度全市创新创优项目二等奖,市总工会斩获了“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工人先锋号”等多个荣誉称号。这也意味着,淮安百万职工“双创圆梦”行动首战告捷。
当好“店小二”,创业创新“后顾无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工“双创”工作,出台了《深化全市百万职工“双创圆梦”行动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在此基础上,市总工会筹集资金100万元,建立“市职工‘双创’星火基金”,支持职工创新创业;县(区)工会每年按本级工会经费留用部分的5%—10%提取职工“双创”服务资金,全市工会每年用于职工创新创业帮扶资金达1370万元。除此以外,市总工会还以“工友创业行动”为载体,加大工会创业扶持力度,持续开展“创业明星”评选活动,深化工会创业咨询指导服务团队、职工自主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工会职工创业基地61个、培育职工创业明星30个,创业示范点50个,带动1万多名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就业再就业,为3万多名职工提供了创业就业培训服务。
搭好“过墙梯”,创业创新“好戏连台”。激发职工创业创新活力,需要有效的平台和载体。基于此,市总工会相继推出劳模工匠“领创”、“六小”活动“助创”、劳动竞赛“争创”、“蓝领精英”培训计划、组建科技创新小组等具体行动,先后组织7800多名劳模、1200多名工匠开展“万名劳模带徒”、“千名工匠攻关”和百万职工百种技能大赛,组织评选出“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十大先进操作法”。同时,建立了劳模、职工技术创新拔尖人才库,选树了“十大金牌工人”“十大行业状元”“十大职工技术创新团队”;举办各类“双创”培训班4920期,培训职工80多万人次,选树职工技能培训示范基地50个、职工技能实训示范基地50个;发挥全市6000名职工劳模、技师的技术优势和创新才智,成立4000多个科技创新小组,全市共计2200多家企业、56万职工参加了革新发明、技能比武等职工科技创新活动,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800项。其中,获市级表彰680项,获省级表彰120项。去年,我市260多名省、市技能比赛优胜选手、状元分别被授予省、市“五一”劳动奖章,涌现出“市创新能手”1230名。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