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淮安全链融合打造“美食之都”

 

  ■本报记者 彭广余 李先昭

  本报通讯员 杨  旭 黄  洁

  淮安市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18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将于4月19日至21日在淮安举行。目前已确定参展企业278家,包括通用磨坊、惠氏、旺旺、康师傅等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食品企业24家。在百余家境外参展企业中,世界500强企业、国际知名食品企业及行业龙头占比80%以上。

  地处苏北腹地的淮安,何以吸引如此众多的国际食品“大咖”云集?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表示,丰富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绿色发展实践,已成为淮安吸引国内外食品产业“大咖”的独特魅力。

  荟萃名品名吃

  兼具中国风国际范儿

  3月23日,记者走进江苏增力商贸有限公司。“会上我们有两个展厅,一个展示我们经销的洋酒品牌澳艺山庄,一个展示我们收藏的古代酒具。”增力商贸公司董事长李增力说,目前公司正在设计展厅风格,并精心挑选展出酒具。

  据介绍,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是江苏唯一经中国贸促会批准、省政府同意举办的食品类国际博览会,是江苏基于万亿元食品产业基础,集聚国家和省市政府、产业资源倾力打造的“依托江苏、辐射全国、拓展海外”的品牌食品国际展会。

  走进正在布置中的“食博会”主题展馆,记者看到,总面积2万平方米的展区共设置818个国际标准展位。据淮安市商务局副局长江汉聪介绍,“食博会”展示的产品兼具江苏味、中国风和国际范,既有来自美、德、日、韩、俄、澳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休闲食品等,也有来自新疆、宁夏、贵州、辽宁、黑龙江等国内各地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食品及中华老字号小吃,更有淮安当地的淮扬菜名吃、全国地标产品等。

  作为“食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安全暨产业发展峰会”将于4月19日召开。峰会将汇集政、学、工、商、媒精英,紧扣当前国内外食品产业的热点、焦点、难点、痛点问题,共话国际食品安全的治理与创新,共商食品产业的振兴与发展。

  首届“食博会”将设置主题展览、高端峰会、美食大赛三大板块。“通过‘一展一会一赛’,搭建集大型博览、高层对话、论坛研讨、美食荟萃、投资合作于一体的高端平台,有助于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做大做强食品产业,为淮安跨越发展提供动力。”食博会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淮安市副市长顾坤说。

  差别化特色化发展

  食品产业产值超千亿

  3月23日,淮安区的奥斯忒食品有限公司大门前,一辆辆满载产品的运输车辆鱼贯而出。

  “网络订单量加大,产品供不应求。”企业负责人翟士斌说,奥斯忒主打淮扬美食,推出了糯米藕、菱角米、茶馓、钦工肉圆等数十个品种。目前,电子商务已成为奥斯忒食品销售增长的重要渠道。去年,该公司销售近1400万元,今年前两个月食品销售已达345万元。

  食品产业是淮安市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淮安市农委机关党委书记耿毅介绍,淮安市位于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其成为享誉千年的粮仓、优质农产品集聚地和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

  “近年来,淮安发挥‘好水、好土、好气候、好生态’资源优势,扶持优质稻米、规模畜禽、特色水产和休闲农业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推动食品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使全市食品产业走出一条‘差别化、特色化’之路。”淮安市市长蔡丽新说。

  作为“十三五”期间淮安市重点培育的“4+2”支柱产业之一,食品产业产值于2016年首次超过千亿元。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达到321户,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76户,拥有“淮安茶馓”“淮安红椒”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0件,居全国设区市第一;烟、酒、肉制品、休闲食品、粮油食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位置。

  淮安市经信委消费品工业处处长李晓涟告诉记者,淮安食品产业集聚度较为明显。淮阴区聚集全市主要饲料加工和油脂生产企业;涟水县形成“酿酒+传统食品(捆蹄、鸡糕)”的产业格局;盱眙县形成了龙虾养殖、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洪泽正加快国家级食品科技园建设,将形成重要的水产品加工基地。(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