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令师德沦丧者寸步难行

 

  □ 刘敏

  近日,一名长江学者被举报严重违反师德。此人现任职的南京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相继发声,果断终止,这让我们看到几所院校在师德师风问题上的鲜明态度。

  师德师风是大学的精神命脉,深刻影响学生命运前途,不允许有偏差。透过此事所涉几所高校的声明,我们看到,这几所高校在选人用人的道德把关上确实存在漏洞,值得深刻反思。人才流动中师德品行容易被忽视,随着高校自身发展和高考扩招,一些高校因师资短缺放低门槛进人,对于“能带来重点实验室、引来国家基金、提升学科排名”的学科尖子更是趋之若鹜,个别师德缺失者乘虚而入。个别教师利用一手掌握学生的论文发表、毕业期限、出国推荐等权力盘剥学生,更有甚者拿准学生软肋实施不法勾当。而由于师德丑闻轻则影响学校名誉重则引发法律纠纷,学校一般不倾向于主动披露,师德缺失者因而更加有恃无恐。

  人才流动应建好用好“师德师风档案”。在十九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家庭教师离职时,雇主通常会写鉴定信作为下一任雇主聘用与否的重要参考,其中师德品行是关键。此举令有德者就业无忧,无德者寸步难行。2014年10月,我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划出对高校教师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并建立问责机制。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需要把“师德师风档案”作为一种终身制度,详细记录教师任职前后有无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师德年度考核情况,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对师德沦丧者要一票否决,清除出教师队伍,不能抱有白璧微瑕、瑕不掩瑜的态度,令学生受害学校蒙羞。

  师者德为先。为人师者更应慎微慎独,加强自我提升与自我约束,严谨笃学、立德树人、行为世范、学为人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