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好水好土好生态 做绿做特做品牌

 

  ■通讯员 刘明爱 记者 季明稳

  “淮安大米”“洪泽湖大闸蟹”“淮安茶馓”“涟水捆蹄”……说起淮安食品产业发展,不得不提这些响当当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这是食品产业发展的根基。

  近年来,随着我市特色农产品培育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淮安,叫响全国。2018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召开在即,我市特色农产品将迎来更大的展示舞台和新的发展机遇。食博会举办之际,记者对我市特色农产品培育发展情况进行了采访,探寻淮安特色农产品的独特魅力。

  “淮水润良田,鲜美传千年。”正如我市“淮味千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语说的那样,淮水流淌,滋养着淮安良田沃野,为淮安农产品生产提供了优良的土壤。据介绍,我市耕地保护任务714万亩,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592万亩,其中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80万亩。目前,设施农业面积约126万亩,设施农业比重达17.79%;全市拥有3个国家级农业园区平台(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农业创业园淮阴台湾农民创业园、洪泽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88家。

  好水、好土、好生态,让淮安成为优质农产品的集聚地。全市粮食种植面积990.57万亩,单产472.01公斤,总产93.5亿斤;蔬菜播种面积145.65万亩,产量393.05万吨。全市水产养殖面积73.0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5.95万吨,其中鱼18.38万吨、河蟹2.24万吨、虾类4.15万吨,渔业总产值115.2亿元;全市果树种植面积13.6万亩,产量13.1万吨。全市生猪存栏159万头,家禽存栏2424万只,奶牛存栏6029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36.66万吨,猪肉总产量23.72万吨,禽蛋总产量达9.27万吨,牛奶总产量达2.2万吨。

  丰富而优质的农副产品为我市农业产业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市委、市政府出台“4+1”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增效发展意见,高位助推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一大批特色农产品随之巩固优势、创新发展。

  总体上来看,我市特色农产品呈现四大特点:

  (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