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优化城市交通 提升惠民服务

 

  淮安

  公交

  ■记 者 孔雪

  通讯员 谈平 孙运青

  “我大概是1990年的时候进的公交公司,当时开的是老解放,一共也就10来条线路,不仅车辆少,车况也差,常常要等上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才能来辆车。而且当时的公交车保养维修也跟不上,车子经常半路坏掉,司机、乘客都是怨声载道。”说起28年前的那段岁月,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驾驶员徐以祥无限感慨。从最初的CA10D老解放车,到东风140车,再到现在的纯电动公交车,徐以祥见证了淮安公交车的变迁。

  据徐以祥回忆,他最早开的是6路车,当时的线路是从城南到和平镇,但和现在不同的是,曾经的这段距离是一路沿着二河大堤行驶的,行驶环境十分恶劣。“现在,我开的是去年刚刚投入运营的纯电动公交车,这车特别现代化,不仅美观大方、绿色环保,更重要的是,还特别平稳,乘客的安全更有保障,真的特别好。”谈起自己的新车,徐以祥激动万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纯电动公交车不仅绿色环保,尤为重要的是还配备了阻燃地板、自动破玻器、抗疲劳预警系统和电子站节牌等先进、安全、可靠的配置,不仅方便乘客上下站,还为市民安全乘坐公交车提供多种保障。

  为顺应低碳节能减排的环保需要,从2009年起,淮安公交就启动了“油改气”工程,成为国内首批在公共交通领域进行改造的城市之一,两年间,共有32台汽油车改成了纯天然气公交车,大约每年可以节省160万元的燃油消耗。近两年,该公司又先后引入气电混合、油电混合、纯电动车等新能源车辆,目前市区共有1580辆公交车,其中新能源车1102辆,占车辆总数的69.7%。

  自1973年1月1日以来,从4条线路、12辆车,到如今的91条线路、1580辆营运车辆、2300多个站点,淮安公交已走过了45个年头。如今,全市公交线路总长度已超过1500公里,年客运量25097万人次。

  短短几十年,淮安公交变化如此巨大,也让常常乘坐公交出行的市民赞不绝口。“以前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站台,就一块铁牌子挂电线杆上面,写着几路车,哪像现在还有棚子给你遮风挡雨,有座椅让你休息。而且现在的公交站台,都是电子化了,上面不仅有线路牌,还有车辆到哪里了,下面车还有几站,天气预报等等,多方便啊。”市民朱大爷已经62岁了,在他看来,淮安公交这40多年来不仅发展日新月异,也已俨然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近年来,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在市区主要站点设置了电子公交站牌,不仅具有传统纸质公交站牌的所有特点,还采用了卫星定位技术,站牌可以精确地实时显示车辆到站信息,并且增加了实时天气信息、车辆的行驶轨迹等功能,极大提升了市民的出行体验。 

  同时,安装电子站牌的车站还配备了监控摄像头,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掌握站台的画面信息。“目前,我市城市公交车均配备了8处高清监控摄像头,可以无缝记录车内、车外的画面和声音。”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交监控大厅自2016年11月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已协助查案97件、寻人4例、查找乘客遗失物240件、协助处理交通事故10件。

  除此之外,2017年8月,在首届全国公交信息资源产业化发展高峰论坛上,我市还率先倡导提出,将全国公交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产业化,服务多元化,充分挖掘全国公交企业信息资源便民惠民的潜力。今年2月,我市举行公交二维码支付与大数据运营项目签约仪式,这意味着我市公交系统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打造“指尖上的公交出行”产品,实现二维码乘公交全覆盖,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出行服务,淮安公交正大步迈入扫码支付时代。目前,扫码支付已在20条公交线路400辆公交车上使用,预计今年实现市区所有公交线路全覆盖。 

  除了硬件升级,淮安公交在提升软件服务上也下足了功夫。近年来,我市城市公交结合行业自身特点,不断从提高服务质量、引导文明驾车等方面推进各项服务提档升级,着力打造市民满意的公交。

  去年3月,该公司率先在我市推行“斑马线前您先行”活动。斑马线前,公交驾驶员们的一次刹车减速、一次挥手示意,既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也传递出了淮安人的文明素养。除了“礼让斑马线”,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还在公交车外车身设置公益广告670块,张贴车内文明宣传标识1900余张,安装车厢内公益广告灯片2800余张,安装公交站台公益广告4600余块,为城市增加了新的亮点。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