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我与北门桥的“友情”

 

  □ 李想

  淮安境内水网密布,河湖交错,被誉为“漂浮在水面上的土地”。河流多了,架在河上的桥梁就多了。在淮安数不清的桥梁中,印象最深的是位于市区里运河上的北门桥。北门桥对我来说,不仅是一座桥,更像是一位老友。

  我是新淮安人,2009年毕业后到淮安参加工作。当时没有买房,租的房就在北门桥边上。从此我和北门桥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对北门桥非常熟悉。那时我每天坐公交车上班,北门桥就在公交站台附近,每天都能看到,乘坐的公交车也是从北门桥上行驶。周末休息时,我喜欢逛逛附近的里运河和人民路两边的街巷,基本每次都经过北门桥。

  尽管熟悉,但我那时对北门桥的印象并不是很好——旧且简陋,桥体一看就是修建了很多年,岁月镌刻下很深的印记。整个桥体呈灰暗的色调,桥桩和栏杆布满坑点和细缝。桥面比较窄,桥身也没什么装饰。跟不远处器宇轩昂的水门桥和古色古香的常盈桥相比,北门桥黯然失色。

  有次和同事闲聊,我偶然问起,北门桥不在市区的北部,为什么叫北门桥。同事是老清江浦人,解释道:“那是因为清江浦以前是有城的,北门桥就对着北城门,所以就叫北门桥了。你要是想详细了解,历史不就在你身边的书里吗?”一下茅塞顿开,我就在地方志部门工作,单位编写收藏的各种“志书”记载了包括北门桥在内的整个淮安的历史与现状,北门桥的前世今生不就在我身边的这些书籍中吗?

  细细去找寻这座老桥的历史。根据清朝的《清河县志》记载,北门桥竟有300多年的历史!清康熙八年(1669),大诗人王世祯被分配到位于清江浦的工部分司工作,主要职责是在运河上收取过往船只的船税。王世祯首次在现北门桥处设置了船桥,不久后废弃,但这座船桥就是北门桥最早的前身。又过了一百多年,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时任外南同知的王国佐为方便运河两岸的救火消防,在此处再次设置了船桥,沿用很久,这座浮桥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字——大桥口浮桥。又过了21年,同治四年(1865)秋,由吴棠主持修筑的清江浦城终于竣工,结束了清江浦没有城郭的历史。而大桥口浮桥正对新城的北门,所以大桥口浮桥又被称为“北门浮桥”,也就是北门桥的直接起源。

  到19世纪30年代,随着清江浦城市人口的增多,民国政府在北门浮桥处开建新的北门桥。新桥桥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和两侧栏杆为木结构。桥面中间部分是可活动的,方便桥下船只通过。当地老百姓也称北门桥为“洋桥”或“拉桥”。1939年3月,日寇侵占淮阴城就是从北门桥上通过的。

  新中国成立后的1962年,淮阴市人民委员会开始改建老北门桥。1963年10月,一座崭新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固定桥面的北门桥竣工,桥宽扩展到8米。我所认为的“旧且简陋”的老桥原来已默默工作了近50年!改革开放后,人民政府又多次对北门桥进行扩建和加固,桥面由原先的8米扩建成15米宽。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门桥不但是市区屈指可数的“大桥”,附近也是非常繁华之所在——桥北有人民剧场,是当时的文化中心;桥南有清江市图书馆、清江电影院、清晏园、清江百货大楼等。在很多老清江浦人的印象中,北门桥附近就意味着热闹繁华。

  探寻过北门桥悠久的历史,我忽然感到自己对这座老桥亲切了许多。北门桥就像一位淮安历史的见证者,她见证了淮安深厚的运河文化,见证了清江浦城的诞生,见证了日寇侵华的罪行,更见证了淮安在新时代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北门桥边住了一年多,我搬去其它地方,从此离北门桥远了。偶尔经过或在远处看到,还是心生暖意,觉得她就是我的一位老朋友,可能一年见不了几次面,但因彼此了解,空间上的距离不会让友情减分。

  2014年,在新闻上看到淮安市政府要对北门桥进行原址重建,心里既高兴又有一丝失落。高兴的是重建北门桥可以改善北门桥附近的交通状况,使这座老桥焕发新的生命力;失落的是我熟悉的那座老北门桥很快就要消失了,以后它只能存在于照片和人们的记忆中了。于是,那个周末,我特地赶到“老朋友”身边,在桥上来回走了好几趟,拍了不少照片。

  又过了几个月,这位“老朋友”还上了一次“新闻头条”——重建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北门桥下挖出了不少废旧炮弹和炸弹!一时间,无论是电视新闻、报纸还是地方论坛都在热议,人们纷纷讨论北门桥下的炮弹和炸弹从何而来,是什么时候遗留下来的呢。我跟随同事采访了知晓内情的老人王乃荣,老人说淮阴军事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北门桥作为淮阴城的必经要道之一,自然也是历次战争的必争之地。北门桥下的废弃炮弹和炸弹有日寇轰炸淮阴城时落在桥附近的哑弹,有历次争夺淮阴城的战斗中掉落桥下的弹药,还有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败退时从桥上扔进运河里的各种军火。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我感到对北门桥的情感更加深厚了,过去只是从文字和照片中探寻和感受北门桥的历史,而这次挖出的炮弹和炸弹可是实物证据。从这些证据中,我仿佛感受到北门桥在战争岁月中经历的沧桑和无言的坚守。

  2016年元月,崭新的北门桥开放交通。新桥桥面道路拓宽至25米,为双向四车道,桥的四角建有四座古朴典雅的桥亭。新的北门桥不仅扩展了交通功能,还兼具挡洪、蓄水、通航、城市水景等众多功能。经历几百年沧桑历史的北门桥在此刻焕发新生!

  作为老朋友的我自然要去捧场,那天,我带着妻子和还在她腹中的孩子——在这几年,我在淮安结婚安家,成为真正的淮安人了。我们在新桥上漫步许久,细细品味她崭新又不失古典气息的妆容。站在桥上,远望平静的里运河,我与老友仿佛在无声地畅谈,诉说过去的友情,问候彼此的现状,展望未来,携手一起迈入人生新的阶段。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