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根妹
清江浦早食中最大众化、最具地方特色的当数辣汤。每天清晨,小街深巷都能见其踪影。装辣汤的锅,严格说来不能算锅,只是一个圆形钢桶或木桶,桶就蹲在炭炉上加温。热腾腾的辣汤端上来,滴几滴香油,加少许醋,当然要放辣椒酱,多少随意。褐色的海带丝,白色的千张丝,配以鲜红的辣酱,令人食欲大开,再来上一块斜角烧饼,从中一掰两半,再夹上油条,就是一顿价廉物美的早餐。
面条可说是清江浦最具代表性的早食了。清江浦面条的种类繁多,吃法不一而足。城东安涉桥附近的蹄膀面最令人回味。上世纪80年代,安涉桥一带仍是老城风貌,一家无字无号的面馆就局促在小街一角。店面不大,也就十多平米的样子,一口硕大的铁锅就放在用铁桶特制的火炉上,鼓风机呼呼喘着气,炉膛中火苗激情四射,一把把面条如蛟龙入海,上下翻腾。每锅只下一份面,因而非常滑爽,汤料是那种味淡而厚的圆骨汤。蹄膀是冷炝的,店主用利刃将一块熟蹄膀切成薄薄的肉片,盛在拳头大的碗里,瘦肉略带粉色,肥肉呈半透明状,佐以香醋、姜丝、蒜泥,香气闻之扑鼻。有好酒者,让店主将切好的蹄膀配木耳、青红椒及各式时蔬,用急火爆炒,而后装盘就酒,一小瓶双沟蓝标不经意就喝完了。最后,下一碗面,将剩余的汤汁往面上一浇,吃个醉饱迎晨风微酡而去。
牛肉汤在清江浦一直盛行,在大闸口一带,做牛肉汤的有好几家。冬日早晨,来此喝汤的人络绎不绝。一碗汤,早年或三元、或五元不等,视汤中肉片份量而定。滚开的汤盛在大海碗里,撒上香菜、青蒜、胡椒,汁厚而味浓,能御寒气。光喝汤是不行的,杠子饼就汤最好,饼是在平底锅上烙出来的,极有咬嚼。一碗汤喝完,额头见汗,五脏俱暖。店主介绍,汤是用牛骨头一天一夜慢慢熬出来的,我信。
说到淮扬早食,最难忘怀的还有一样——蒸饺。做蒸饺最有名的是位于原西大街一隅的城中饭店。饭店不知建于何时,两层老楼,木板楼面,下有木柱支撑,上楼临窗而坐,可看到老街上行人往来。饺子包好后,以菊花状排放在竹屉上,用猛火蒸个十来分钟便好了。蒸饺个大、皮薄、汤多、味浓,需佐以陈醋去油腻。吃蒸饺和吃汤包一样,需先“开窗”,后“喝汤”。后因老城改造,该饭店不知搬往何处了。
是啊,在淮扬多姿多彩的早食中,定能品味出我们酸甜苦辣、饱满流畅的人生。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