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淮阴扬长补短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记 者 杜勇清 

  通讯员 赵芸影 王盼

  本报讯 日前,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绩效考评结果出炉,淮阴人民调解工作以98%的调处成功率和100%的群众满意率,成为全市各县(区)“领跑者”。这也意味着,该区自去年起通过扬“长”补“短”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的实践探索取得显著成果。

  放大品牌效应,触角向“产业”延伸。去年以来,淮阴区结合各乡镇人民调解工作实际,从人民调解员队伍中挑选出24名“金牌调解员”,按照“一乡(镇)一品”目标,在各乡镇领衔打造品牌调解工作室,将调解触角延伸至乡镇产业链。其中,“黄瓜之乡”丁集建立的“黄瓜蔬菜调解室”,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全国模范调解员”单业高则在渔沟镇杨庙村创办了“单业高人民调解工作室”。截至目前,该区品牌调解工作已累计调解案件10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9%。

  拓宽服务路径,活力靠“智慧”激发。去年10月,淮阴区采取遴选的方式,从全区范围内选拔了4名优秀律师组建律师调解专家团,轮流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窗口“坐诊”,参与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向老百姓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共受理和化解矛盾纠纷90余起。结合不同行业特点,动员相关领域的社会力量建立公调、诉调、信调、交调调解室,成功调解纠纷案件97起。尝试视频调解新模式,向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15起,使其在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无需来回奔波、耗时耗力。除此以外,韩桥乡创新推出了“点员”模式,由群众挑选调解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西宋集镇则探索出“党员、群众代表、调解员”三位一体调解评议法,帮助群众解决邻里矛盾纠纷。鸡毛蒜皮、土地、树木等邻里矛盾纠纷,效果显著。

  创新调处平台,纠纷在“指尖”化解。今年初,淮阴区引入“互联网+”理念,开发了一款集法治宣传与纠纷调处于一体的“指尖调解”小程序。老百姓只需关注“淮阴人民调解”微信公众号或通过微信搜索附近小程序,即可找到并进入“指尖调解”。进入该程序后,群众可任意查看页面中公布的各乡镇优秀调解员照片、简历,自主选定调解员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指尖调解”小程序推出以来,群众关注和浏览量已超过2000人次,并已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起。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