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文苏湘
宋莹莹
刚刚过去的2017年,烟草专卖局(公司)按照“自主自觉、落小落细、深化升华”的战略实施要求,坚持稳字当头谋发展、传承创新强基础、凝心聚力抓落实,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精彩纷呈。
全年荣获“烟草行业离退休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等国家级荣誉4项,“江苏省依法管理诚信经营先进企业”等省级荣誉18项,“市科学跨越发展考核先进等次单位”等市级荣誉21项。
一项项殊荣,折射的是淮安烟草人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智慧和汗水,彰显的是淮安烟草践行“楷模战略”四年来取得的喜人成绩。
更高标准践行新实践
2017年,淮安烟草按照“全国有亮点、全省争先进、苏北走前列”的战略目标,狠抓卷烟销售,推动管理升级,将楷模战略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专卖质效走在全省前列。
营销质效企稳向好。全面运用卷烟营销“四个报告”和“十个视角”分析法,销量止跌回升,市场状态呈现好转态势。2017年销售卷烟13.92万箱,同比增长0.59%,增幅位列全省第三;单箱销售结构3.17万元,同比增长6.29%,绝对值位列苏北第一,增幅位列全省第四;实现税利11.51亿元,同比增长7.7%,增幅位居全省第三。
创新驱动成效凸显。《许可证后续监管》课题在全省推广应用,并且上升为省级课题。对接政府政务服务平台,成为全省系统第一个行政许可全程网上运行的地市级单位。《提升卷烟分拣效率》课题获市政府创新创优项目三等奖,《提高省产烟箱回收合格率》获全省系统优秀QC小组成果引进应用奖。《缩短涉烟一般程序案件询问调查时间》等2个QC成果获省质协QC成果发布一等奖,《穿梭式密集存储系统》等12项设计获得国家专利。
精益管理持续优化。淮安烟草通过事的改善、法的运用、人的参与来推动管理精益化。在全省通报的对标指标中,淮安烟草总资产贡献率57.32%,位居全省第四,人均劳动效率、三项费用率等5项指标实现进位。各基层单位在推进楷模战略落实落地过程中,亮点纷呈:淮阴分公司的物流班组荣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洪泽区被表彰为“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涟水县局积极打造“涟烟先锋”党建品牌,被市委组织部授予“淮安市基层党建工作特殊贡献奖”;盱眙分公司的中转站建设提档升级,荣获“江苏省五星级现场”称号。
新起点谋划新时代发展之路
在2018年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工作会议上,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李建强指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国家局提出了要“努力开创烟草行业稳中向好新局面”的工作部署,省局党组也发出了“积极开拓争当行业楷模战略新实践”的动员令。“站在新起点,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系统谋划新时代淮安烟草发展之路。”
从宏观大势来看,国民经济和地方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稳健的宏观经济和蕴藏潜力的地方经济,不仅为卷烟消费升级带来可能,也为淮安烟草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行业趋势来看,专卖体制和楷模战略发挥了稳定的统揽作用。在楷模战略本土化的过程中,淮安烟草提出了“全国有亮点、全省争先进、苏北走前列”的战略目标,全省楷模战略引领淮安区域战略。从自身优势来看,先进经验和干事热情提供了不竭的发展动力。
李建强号召全系统:适应新时代、落实新部署、聚焦新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开拓淮安烟草践行“楷模战略”的新实践,以健康协调可持续为战略追求,推动淮安烟草更平衡更充分高质量的发展。
新时代谱写淮安烟草发展崭新篇章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淮安烟草践行楷模战略的第五年。去年下半年以来,市烟草局党组通过基层发动、条线设想、顶层设计的“三层推进”方式,对淮安烟草新阶段的工作思路进行了谋划。新时代淮安烟草的工作思路是:“13365”工作思路,即,坚持一个目标、当好三种角色、用好三种资源、推进六大工程、提升五种满意度。
坚持一个目标,即坚持“全国有亮点、全省争先进、苏北走前列”的战略目标。当好三种角色,即着力当好“市场监管主体、品牌经销商、物流服务商”。用好三种资源,即统筹用好“标准、数据、人才”三种战略资源。推进六大工程,即运用系统化思维,协调推进规范、创新、质效、管理、文化、队伍“六大系统工程”。提升五种满意度,即将全面提升消费者、零售客户、工业企业、社会、员工“五种满意度”作为全市系统的价值追求。
在2018年工作安排中,淮安烟草将明确定位,凝心聚力,增强战略统揽能力。科学制订战略目标,科学解码战略目标,科学推进战略目标;强化监督,坚守底线,增强规范护航能力。打造全面覆盖的教育体系、内容完备的制度体系、责任明确的监督体系、八个风险防控体系;凝聚智慧,注重实践,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创新课题质量,提升成果共享水平,提升机制保障能力,提升技术革新力度;统筹协调,紧盯目标,增强质效推动能力。.着力当好市场监管主体,着力当好品牌经销商、物流服务商、决策参谋员;精益管理,科学管控,增强管理支撑能力。加强目标管理、标准管理、数据管理、创优管理。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