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让群众成为平安家园的建设者

 

  □ 钱立功

  在北京市西城区50平方公里的辖区中,活跃着一支7万多平安志愿者组成的群防群治队伍,他们大多在58岁到65岁之间,其中女性占七成,群众亲切地称为“西城大妈”。据报道,仅2015年前7个月,北京市西城区群众收集各类情报信息13000余件,违法犯罪线索720余件。

  媒体评价,每一个大妈都是一个流动的战斗体,早年间北京的小流氓中就流传这样一句话:宁招警察,不招大妈。充分说明,大妈的作用确实不可小觑。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随着城市功能的疏解,很多老居民早已外迁到远郊区县,但是每次遇到重要日子,很多“西城大妈”还要回来值班站岗。“西城大妈”把守护家园的责任和使命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心中,成为一支重要的群防群治力量。北京市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紧紧依靠群众,形成了“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海淀网友”“丰台劝导队”等群防群治品牌,确保了首都社会治安和谐稳定,为各地树立了群防群治的样板。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社会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艰巨的工程,仅仅靠少数几个部门或少数人是不行的,需要全社会共管共治,特别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可以说,打击刑事犯罪,取缔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都需要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离开了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失去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朝阳群众”“西城大妈”人数多、视野广,分布在社会各层面、各岗位、各领域,力量大、潜能大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展现民力无穷的优势。因此,要重视发展壮大群防群治的社会力量,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全天候、全方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机制和网络,确保时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社会治安的好坏与群众参与不参与,作用发挥得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建设自己的平安家园才是永久的平安。新时期,需要更多“朝阳群众”“西城大妈”,因为这不仅仅是建设平安家园的需要,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意义非同一般。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