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假婚”之“昏”

 

  □ 含辛/文 吴之如/图

  相关报道称,近年来,“假结婚”“假离婚”现象在多地频现,冲击社会公序良俗,挑战法律权威。围绕办理“假婚姻”,逐渐衍生出“各环节角色明确、分工协作”的利益链条和灰色市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民政部等31个部门签署《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对婚姻登记中的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传统上,国人非常尊重婚姻,结婚是最重要的人生大事。而“假结婚”“假离婚”无疑是在儿戏婚姻。一件备受尊重的事项却成为不少人弄虚作假的手段,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上世纪80年代的“出国热”期间,一些人为获得在某国长期居留的目的,就采取同当地人“假结婚”的方式,通过婚姻获得居留权。此项需求居然催生出一门“生意”,一些外国人居然成为“结婚专业户”,几年时间结婚数十上百次。

  城市的大拆大建催生出中国的“假离婚”现象。一些夫妻为了多得拆迁房,采取“假离婚”——然而手续毕竟是真的,以至于出现“弄假成真”的现象。婚姻基础差的夫妻“假离婚”后,一方如出笼之鸟,不愿复婚,闹出多少令人地笑皆非的悲喜剧。

  国人之所以敢于儿戏严肃的婚姻,根子不过“利益”二字。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假离婚”“假结婚”成为一种现象,且背后居然形成帮助“假结婚”“假离婚”的灰色利益链条,就是特别值得警醒的事情。有人以此作为生意来操作,就不仅是破坏公序良俗的道德范围的事情,违法乱纪因此滋生,才是更加需要重视的现象。惩戒失信行为是必须的,惩罚违法者才是治本之策。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