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雪梅
在苏州,今后在小区楼道内给电动车充电要被处罚了。4月12日,一名业主因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内充电,被处以罚款,并没收了充电设备,这是苏州集中整治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以来开出的首张个人罚单。
全国范围来看,“电动车在楼道充电”的危害巨大,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故很多,引发的火灾也是一幕幕,有的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还造成了生命流逝。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发生火灾给消防部门及时扑救带来阻碍。确实到了该好好整治“电动车在楼道充电”的现象了。
“电动车在楼道充电”各地城市都引起了重视,最近这段时间很多地方出台了“禁止令”,查处力度越来越大。不过从治理效果并不明显,查处的时候,楼道畅通了,有关部门的人员一走,楼道就又被“在楼道充电的电动车”堵塞了。
如何治理?苏州的做法是“绝不手软坚决罚款”。然而,这样的处罚方式也只是头疼医脚。“电动车在楼道充电”是一个复杂问题的综合表现。小区楼道不仅是行走的通道,也是发生火灾时用来逃生的生命通道。很多居民仍在楼道停放电动车、给电瓶充电的习惯,这不仅会增加隐患,还大大增加了逃生难度。由此不难看出,禁止“电动车在楼道充电”是必须的事情。然而,我们还需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电动车需不需要充电?很显然不充电就不能骑行。那么,电动车究竟该在什么地方充电?答案也很简单,应该在安全的地方充电。可是,问题又来了,哪里才是电动车最安全充电的地方?
由于目前的居住形式是“基本高层化”,也就注定在自己家里充电是不现实的,而并不是每一个小区居民都有地下仓库,只有一小部分居民可以在地下仓库里给电动车充电。笔者居住的小区也在开展“电动车在楼道充电”的治理。效果很明显。然而,另外的情况出现了:居民纷纷购买“超长的插头”,从几十米高空把电线垂到地面,给电动车充电。其实这种方式更加危险,也有碍观瞻。
“电动车在楼道充电”的主要问题,就是市民没有给电动车充电的地方。治理“电动车在楼道充电”不是消防部门一家的事情。小区物业部门必须搞好服务。对于陈旧的小区,应该想办法设置一个“电动车寄存充电”的场所,满足市民需求。对于新规划的小区,应该把“电动车寄存充电”场所作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标配建设。要像“绿化达标”一样,实现“电动车场所达标”。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