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香菇书记”

 

  ■ 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曹康姣

  “你找我们香菇书记?他正在村部食用菌合作社指导社员给菌棒喷水呢。”记者前往涟水保滩镇厉渡村采访村党总支书记齐云洋时,村民们热情地介绍他们的香菇书记,直夸老书记是带领他们致富的好书记。现在,他们厉渡村的香菇名气大得很,不仅提供给周边城镇的菜市场、批发部,还供给淮安市区不少大饭店。

  食用菌合作社的办公室里,弥漫着香菇的独有香味。齐云洋指着一筐筐新采摘的整齐香菇,高兴地对记说:“目前,60%香菇棒已全部出菇,日产香菇400余斤,每天收入在1000元以上,一季度就为村集体增加收入7万元左右。”保滩镇厉渡村位于老淮涟路西侧,位置相对闭塞,村集体经济收入少得可怜,为“十三五”市定经济薄弱村。村民还处在靠天吃饭,靠地干活的农业生产阶段,一场干旱或者暴雨就能影响村民整年的收入。

  为了实现村集体经济和低收入农户“双增”目标,齐云洋和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座谈深入交流,带领他们外出考察学习,结合厉渡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种植食用菌的实际,决定发展食用菌种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齐云洋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村集体成立食用菌合作社,流转土地15亩,兴建大棚26个,18户农户在自家门前建大棚。同时与银果叶农场合作,银果叶农场负责提供菌棒、技术支持和香菇回收服务。齐云洋还免费帮助低收入户修建大棚,积极鼓励他们种植食用菌,零利润提供原材料、无偿提供技术服务、保底价回收产品,确保低收入农户每亩纯利润,让他们真正做到零投入高回报。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