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夏天这些眼病高发

 

  天

  气渐渐变热,初夏的脚步声已经响起。许多人都知道,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护肤防晒,但却不知道夏季也是需要小心照看眼睛的季节。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李超鹏博士提醒,夏季是红眼病、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高发季节,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防范。

  说起最近肆虐的“五月雪”,很多人都深有感触。这些四处飞舞的杨柳絮,不仅会偶尔飘进口鼻,给我们带来不舒服的感觉;甚至还会飘进眼睛里。最近淮安的一位小伙就中了招,不得不到医院请医生帮忙。

  据李超鹏主任介绍,这名小伙也是挺“无辜”的,走在路上突然一朵飞絮飘进眼睛里,结果一下子粘到眼球上,还比较牢,无论自己怎样眨眼睛、请家人帮助吹气等都没能弄下来,弄得他两眼发红,眼泪汪汪。最后还是医生给他上了点麻药,用消毒棉签才给擦出来。

  “飞絮入眼的情况四五月份比较常见。”李超鹏说,飞絮入眼后,大多数人揉一揉,流点泪水冲一冲也就出来了,像这位小伙这样粘得如此牢固的情况比较少见;一旦有这种意外发生,最好还是及时就医请专科医生处理,以防对眼睛造成二次伤害。

  李超鹏表示,戴上眼镜对防止飞絮入眼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眼下这个季节如果外出,尤其是到飘絮比较严重的场所去,最好能戴上眼镜。

  外出戴上眼镜,防止飞絮入眼

  夏天来了,游泳是很多人热衷的一项运动项目。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游泳时如果不注意保护眼睛,有可能会患上俗称“红眼病”的急性结膜炎。李超鹏表示,夏季是红眼病的高发季节,五月中下旬开始流行,“最近在门诊上几乎每天都能遇到患‘红眼病’的病人。”

  急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游泳时接触到的污水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病人常常是一只眼睛先发病,数日后另外一只眼睛发病,症状表现为眼睛流泪、眼屎多、眼睛充血、畏光、有刺痛感等。

  “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但如果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就会导致暂时性视线模糊,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了角膜,也会发展成为角膜炎,严重者会导致视力受损。

  “红眼病”的传染性较强,一人患病后如防治不当,很可能导致家人、同学、同事等身边的人接二连三地被传染。正常人的手接触到了患者的泪水、用过的毛巾、被褥等物品,再触碰到自己的眼睛就有可能患病。

  李超鹏表示,预防“红眼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正规的游泳场馆游泳,游泳时戴上游泳镜;平时则要注意勤洗手、勤剪指甲、少揉眼睛。

  据介绍,一般情况下,在游泳池里游泳后,漂白粉等消毒剂的轻度刺激也会引起轻度的非感染性的结膜炎,表现为眼睛轻微发红,但数十分钟到数小时后即可自行消失,这种情况不必治疗;如果是刚出水时症状很轻或不明显,一两天以后眼睛发红,分泌物逐渐增多,这种情况就要引起重视了。

  李超鹏表示,从保护眼部健康的角度说,不建议到江河水库等天然水域里游泳,因为水质没有进行消毒,尤其是靠近城镇或农田的小河,水被污染的可能性更大。在这种水里游泳以后,容易引起结膜炎、沙眼等眼部疾病。

  游泳时不戴泳镜 小心“红眼病”

  夏季日光强烈,不仅容易晒黑皮肤,也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

  李超鹏指出,夏季“裸眼”外出不利于眼睛健康,眼睛长期暴露在紫外线强烈的环境下有可能会诱发白内障。

  据介绍,紫外线能通过影响眼部晶状体的氧化还原代谢过程,促使晶状体蛋白变性。同时在紫外线的影响下,磷离子与钙离子结合形成不可溶解的磷酸钙,从而导致和加速晶状体的硬化过程。此外,当天热汗多机体发生脱水时,体内液体正常代谢紊乱,会产生一些异常化学物质,损害晶状体,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夏季是白内障的高发季节。”李超鹏告诉记者,农民、建筑工人等夏天仍在室外劳动的人群发生白内障的几率比在室内工作的人要高许多。

  除了诱发白内障外,长期接受过度日照还可能会导致老年性黄斑变性、眼睑皮肤癌等眼部疾病。

  李超鹏建议,人们夏季如需长时间待在户外,要尽量避免“裸眼”,不妨配备一副具有较好防晒功能的墨镜,使用遮阳伞和太阳帽也可以起到辅助防晒的作用。

  在选择防晒太阳镜时,要注意挑选材质。劣质的太阳镜不仅起不到阻挡紫外线的作用,还可能对眼睛造成损伤,得不偿失。

  特别要提醒的是,六岁以下的幼儿视力发育不全,不适合佩戴太阳镜。

  夏天出门戴墨镜 别晒“伤”眼睛

  夏天水分蒸发得快,包括人眼睛里的泪水,因此夏天也是干眼症的高发季节。

  李超鹏介绍说,如今很多年轻人会因为过度使用手机或电脑患上干眼症,这种情况在夏天变得格外明显。“当眼睛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或是电脑屏幕看时,眨眼的机会就会减少,眼睛泪膜层中的水分经过蒸发后就会迅速减少,这样就会造成眼部干涩、酸胀、发红甚至是疼痛等症状”。

  李超鹏告诉记者,夏天干眼症高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空调,使用空调的室内空气原本就干燥,这样眼睛泪膜层中的水分蒸发得更快,加上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很容易会出现干眼症的症状。

  李超鹏说,干眼症原本是老年人易发的疾病,因为老年人的眼睛机能会随着年龄退化,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眼干现象;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干眼症在年轻人中更为常见。

  预防干眼症,首先要尽量减少看手机和电脑的时间,避免过度用眼,眼睛感到疲劳时就要注意适当休息;如果长时间在空调房里工作或学习,可用加湿器等适当提高环境湿度。

  李超鹏提醒说,一些人会自行选用滴眼液缓解干眼症,要避免使用含有防腐剂或抗生素的滴眼液。最好是在专科医生或专业药剂师的指导下购买使用。

  少看手机,谨防干眼症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