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嫚
本报讯 在第23个世界阅读日到来之际,淮安区法院被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江苏省全民阅读办联合表彰为2017年度“江苏省青年书香号”,全省法院系统仅此一家。4月19日晚,该院团支部书记李鸿雁和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13家单位集体代表共同在江苏教育频道演播厅现场接受了颁奖。
为深入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书香法院”氛围,营造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该院积极参加全省“青年书香号”创建工作,大力实施“读书育警”职工素质提升,大力引导干警爱读书、读好书、用好书的良好习惯,全面提升法院干警的综合素养和司法能力。
该院每年初制定当年读书节方案,结合主题教育、传统节日节点等开展阶段性的征文、演讲、沙龙活动,建立干警阅读活动常态化机制;坚持灵活建屋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挖潜书屋效能。投资30万余元建立职工书屋,占地面积60余平方米,配备4台电脑,共计藏书3000余册,报刊杂志40余种,种类包含党建类、法律知识类、保健类、小说类、文学类、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等多类;制定了购买、借阅图书等各项规章制度,由管理员负责职工书屋的图书登记、借阅、流转、整理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化职工书屋的日常管理;同时利用最高人民法院、江苏省高院数字图书馆丰富的行业性数据及文献资料资源优势,在职工书屋设立内网网站,建立检索图标方便员工登录查寻及下载相关资料,弥补了实体书屋行业书籍少且技术标准更新不及时的缺点,更好地发挥了职工书屋文化阵地作用。
该院在二楼大厅设“云借阅”电子图书馆,该数字化阅读平台包含图书2000册,报刊杂志500册,涵盖人文法律、生物科学、商业财经、娱乐休闲、文化艺术、运动健康等各方面,以及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南方周末等多种报刊杂志,添加了书签、下载和收藏等功能,让干警随时有书可读、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性阅读,实现与职工的零距离接触,同时保持月月更新,不断增加新的书目,丰富多样的内容与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不同阅读偏好的职工阅读需求,是职工书屋的创新形式和有益补充。
为充实法院的文化信息资源,丰富图书藏书,该院组织开展了“好书大家读”捐书活动,领导干部带头、党员干警积极捐献书籍,使大家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广大干警踊跃捐书200余册;每年读书节动员会上,院长会精心挑选2-4本书籍,向中层干部和全院青年干警进行推荐阅读,从审判业务到经典文学,从感悟人生到了解世情国情,从管理经验到修养身心,丰富的知识文化大餐深受干警喜爱;组织干警走出去学习和培训,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2016年,该院对20余篇优秀读书心得进行评比表彰,并汇编成杂志特刊《书香人生》,分享给全院干警。
该院还利用“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日”、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了诗词诵读比赛、读书心得交流、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干警参与阅读、热爱阅读、享受阅读;结合主题教育,开展了征文暨演讲比赛,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广大干警,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为法院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相继建立“快乐读书团”、“博雅社”、“书友会”等读书兴趣社团,不断掀起“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干警”的读书活动热潮,使职工书屋活力永驻;邀请作家、书法家、摄影家进法院,为干警指点写作、书法、摄影等方面的技巧,丰富干警的业余文化生活;推出“阅读悦青春”微信互动活动,推出“微书摘”、“微书评”、“微分享”等系列活动,通过微信导读、互动,让干警了解更多的内容和知识。
该院通过开展阅读创作系列活动,生动践行了“全民阅读”,营造了良好的读书、学习、创作的“书香法院”氛围,激烈干警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通过读书学习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把法院建设成干警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生活的乐园。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