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的婚礼
1923年冯玉祥将军原配夫人刘德贞女士病故后,经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刘堤泉介绍,认识了在女青年会当干事的李德全。当时,冯将军任北京政府陆军检阅使,年四十二岁,李德全二十八岁。两人相识后志趣相投,于1924年2月19日在南苑举行了婚礼。证婚人为冯玉祥之兄冯志斋和李德全之父李朝贵。当时北京政府的军政要人及冯军营长以上军官均参加了婚礼。婚礼仪式非常简单,礼毕后全体来宾不分职位高低,均在南苑街头摆设的长桌旁入座。每桌四个菜及馒头、小米粥。四个菜即肉炒白菜、炒鸡蛋、炒豆腐及半只烧鸡。
次日早操,冯将军偕同夫人李德全骑马到操场,向出操的全体官兵作了介绍,并要求大家可以称夫人的姓名,而不要称太太。冯将军的这些作风,连其政敌也不得不佩服。
章太炎征婚
现在公开征婚,人们习以为常,但在本世纪初,许多人反对这样干。章太炎先生就因为在《顺天时报》刊登“征婚告白”而遭人讥笑为“章疯子”,婚姻因此担搁了十年。
1902年,章太炎的原配夫人王氏病逝,当时他三十四岁,正在上海与保皇派首领康有为论战,热情歌颂革命。他在婚姻上也坚决反对封建包办。他的“征婚告白”中提出五条标准:
1.女方是鄂籍(湖北人);
2.大家闺秀,性情开化;
3.要通文墨,精诗赋;
4.双方平等,互相尊重;
5.夫死可嫁,亦可离婚。
这五条标准,尤其是最后一条,引来许多人的嘲笑。名门闺秀,都望而却步。直到十年后才经友人介绍,结识了汤国黎女士,与之成婚。汤女士是湖北人,其他条件,也合“征婚标准”,他们的婚姻是美满的。
胡适推广白话文
有一次,胡适教授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宣传白话文的好处。一名学生站起来反驳:“白话文不简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
胡适说:“不一定吧!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秘书。我不愿意从政,不想去,为这件事我回了一份电报拒绝,是用白话文写的,看来也很省字。请同学们根据我的这个意思,用文言文拟一则复电,看看,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15分钟以后,胡适让同学们举手报告电文的字数,然后他选出一份用字最少的电文稿,总共12个字: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说,这份电文确实很简练,但是,他自己回的白话电报只用了五个字:干不了,谢谢!
胡适解释说:“干不了”就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的意思。“谢谢”呢,既对友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又暗含了拒绝的意思。看来,语言是不是简练,不在于白话和文言的区别。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