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杨尚/文 王昊/图
4月26日晚7时,华灯初上,“知行空间”正在开展“马克思离我们到底有多近”的交流探讨。
这是由市委宣传部着力打造的学习型社区——知行研习社,专家学者、社区党员和市民群众坐在一起,讲述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学习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市委宣传部通过市县区联动、党干群共学社区打造,让广大党员干部紧密联系群众,推动马克思主义真理在淮安大地蓬勃发展,实现了理论服务群众、群众运用理论的良好状态。
“我们日常的生活跟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关系?只要你的生活里遇到的不是一个纯粹的偶然事件,都可以跟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关于社会科学、关于人的行为,都是可以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副教授刘巍这样向大家解释“马克思离我们到底有多近”。
淮海街道新村社区工作者谢雨说:“刚进入社区工作,遇到很多问题,我通过学习掌握一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在实际问题中予以分析理解,更好地为工作提供指导。”
作为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的青年人,刘巍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语言,指引着人类追寻理想社会的脚步。刘巍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自于具体生活。这几次授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们非常想系统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学懂弄通之后再融入到生活中去。”
“在知行空间学习是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走进普通人中间。作为党员,需要加强学习,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也是学习收获的成果。”在现场,社区党员金驹说。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让人民群众乐于接受、运用马克思主义,一起画出新时代最大的思想同心圆,是举办这样交流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原清浦区委党校副校长孙云凤认为,这种形式的大众理论公开课对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具有积极作用:“在当下意识形态领域和思维多元化的状态下,这种形式对于占领主流阵地、弘扬主流意识很有必要。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希望这样的学习形式常态化。”
目前,由专家学者定期授课的知行研习社已举办十多场次,受教育群众上千人。市委讲师团教育处处长陈壹介绍:“为解决党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学习平台,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基层如何实践’传递给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让他们能够有效地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年后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依然重要?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副教授秦存强说:“首先,比如拜金主义、物化思想、购物狂、追星族,这些现象表面上看是人的控制力比较差,实际上背后还有资本运作的逻辑。我们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才能有效提防资本主义侵蚀。另外,我们现在是开放的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有很多摩擦冲突。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已经对资本主义做了非常深入的剖析,在今天依然具有穿透力。从资本主义的逻辑看,马克思和今天的我们是同时代人,因为资本主义的矛盾依然没有解决,这也是今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落地生根的原因。”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