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陶丽 余海潮 记者 姜采蓝
近日,盱眙县举行2018年农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17个农业项目总投资17.36亿元。通过这些项目带动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的产业兴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扮靓盱眙美丽乡村。
“盱眙美丽乡村建设之所以频受青睐,得益于该县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以乡村旅游发展为依托,以农村文化传承为引领,带来了美丽乡村的美丽蝶变。”盱眙县委梁上三元告诉记者。
风情美——
乡村风貌华丽蜕变
阳春三月,沿着平整的水泥路走进天泉湖镇陡山村,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秦砖汉瓦的古香古色建筑风格集聚在山脚下,儿童嬉笑打闹,老人闲唠家常,邻居笑靥如花。陡山村书记史春峰告诉记者,如果不搞美丽乡村建设,村里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美景。类似的变迁正在盱眙各个村庄悄然发生。陡山村的嬗变就是全县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盱眙根据“乡村风情、城市品位、各美其美、城乡一体”的思路和“全县一张图、一乡一幅画”的要求,将百姓意愿、农村实际和地域民俗文化特色融入其中,高水平编制和实施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该县按照东片、中南、河西三个片区的特色风貌,形成东片区—秦汉、中南片区—唐宋,河西片区—明清的特色空间结构,并为每个片区提供6套民房建设户型图,最终形成村村有特色,户户是景观的新农村风貌。
近年来,该县把农村交通、饮水、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基本实现了“五化”,即道路硬化、村容净化、家庭美化、四旁绿化、屋室亮化。
在明祖陵渡口村,记者见到了正在往垃圾桶里放垃圾的村民胡后银,今年60岁的他感叹,家里有抽水马桶,门前有公厕,10步就有一个垃圾桶,每天都有保洁员来清扫……现在这里既宽敞又干净,别提多舒心了。
盱眙县将农村清洁工程列入全县美丽乡村建设重要工作之一,全面推进县内所有自然村的垃圾处理工作。目前,该县各地农村均按照城乡一体化处理运行机制进行农村垃圾处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环境脏乱差”的状况,促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出家门就是满眼的绿色,以前的私搭乱建都没了踪影,换成了各种果树和花木。村里人都很爱护,没有乱摘的。”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兴隆乡黄庄村村民黄振荣说,亲戚来看望,都说村里变化大。“他们都找不到我家的门了,说村里就像个大公园一样,听得我心里别提多美了!”
人文美——
乡村文化滋润民心
“不光村子要美丽,村子的文化也很重要,有了丰富的精神生活,村民的幸福指数才算真正提高。”盱眙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晓红说,近年来,盱眙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精耕“文化沃土”,群众文化月月有特色,季季有精彩。(下转A4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