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尤其中
■通讯员 夏虎成 记者 宋莹莹
水生城之态,水塑城之形。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局之年,市水利部门将立足大局、服务全局,进一步强化职能担当,持续抓好项目建设、生态建设及文化建设“三篇文章”,全力打造水清、岸绿、生态、靓丽的水生态环境,为美好淮安建设提供最强水利支撑。
一是更加突出生态优先,全力绘就水城靓丽底色。以生态河湖行动为抓手,全面深化河长制,推进实施湖长制,深度实施全域治水新举措。持续挖掘与总结推广“河长制”工作经验,做到责任链条再完善、工作机制再优化,确保创建期间内城市水质提升达标、生态功能优化等目标要求。继续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系统思维、把握轻重缓急,重点对城区河道补水线路进行改造,完善补水通道建设,加固维修养护老化涵闸,实现城市主要水系的连通和常态化补水。2018年城市水利建设计划投入6.3亿元,其中将重点实施渠北运西片水系连通、高铁新区水系调整、清安河水系连通以及年度城市河道岸线整治及活水连通等4大水系连通项目,着力消除断头河,实现区域骨干河道全面连通。
二是更加突出关键抓手,持续强化城市长效管理。紧紧围绕“强化日常、注重精品、狠抓长效”开展相关工作。坚持重长效、抓日常,对里运河、古黄河城区段35公里河道以桥梁为界,实行“定船、定人、定责”,同时运行“督查-巡查-保洁”三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打造展示淮安健康向上形象的城市名片;坚持重细节、抓精品,以市民需要为第一选择、以市民满意为第一标准,强化清晏园、樱花园管理与服务,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环境卫生、游乐设施方面标准。进一步加强文明创建宣传与推广,全面推行水利文明工地建设与管理,专项巡查城区在建水工程,并对发现的问题即知即改,确保做到“裸土盖起来、车辆冲起来、围墙挡起来、地面硬起来、工地靓起来”。同时,还将围绕创建工作需求,积极主动协调好引调水、生态蓄水与防汛排涝的关系,对城市河湖水位进行合理控制和科学有效调度,改善城区水环境。
三是更加突出责任意识,精心打造水利特色亮点。新征程新跨越。在新的一轮文明城市创建中,市水利部门将充分弘扬勇于担当的“铁牛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始终保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最新决策部署,充分坚持“一区两带”、生态文旅水城建设等重大战略导向,更加突出水利职能发挥、更加注重水利元素彰显。不断深化“生态+绿色”理念,通过把“河长制”与水环境整治、水资源管理、河湖岸线保护等有效衔接,精心培育“水润淮安”品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共建,着力在繁荣安康宜居文明新淮安建设中更多展现新时期水利人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