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静宇
五大发展理念,第一位的就是创新。电子科技领域中的摩尔定律揭示,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每18个月增加一倍。它形象地告诉我们,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工作中不善创新、不能突破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一些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诸如思想解放程度不够高,体制机制不够优,向上争取力度不够大,担当作为精神不够足,等等。基于这样的考虑,当前很多地方将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创优等工作统筹谋划、一体化推进,深入开展“创新突破年”活动。那么,如何让创新迸发动力,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稳发展?笔者认为:更新观念,找准路径,重点重抓,不失为一剂良方。
更新观念,就是要在思想观念上敢于创新,以新思路引领新发展。牢固树立只要对地方发展有利、为群众造福的事,就可以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的思想理念。更新观念,就是要提高站位,按照市委的最新部署和要求,主动置身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大局中对标找差,敢于同快的比、跟强的争、向高的攀,以“勇争第一”的劲头和实效,彰显一方的工作水准。
找准路径,就是要紧扣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把打基础、抓当前、利长远的改革创新工作统筹起来,为加快建设和展示淮安“包容天下,崛起江淮”标志地积蓄更多动力。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紧紧抓住世界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新机遇,坚持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创新、管理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汇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重点重抓,就是要在转型发展上敢于创新,以新技术催生高效益。大力实施产业创新牵引升级工程,继续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引进人才、购置设备、研发投入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着力发展"4+2"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开辟科技与金融、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绿色通道”,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落地开花”、就地转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要聚焦品牌打造,树立“工作+品牌”的理念,立足行业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工作标准,争创更多的“第一”和“唯一”,打造更多全国有影响、全省有位置、全市争先进的品牌项目。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