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宋莹莹
十字路口人车抢道、行人闯红灯的现场明显少了;漆黑杂乱的楼道变得干净明亮了,散发臭味的垃圾堆不见了;“讲文明树新风”、“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志愿服务、未成年人公益广告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4月1日以来,我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七大专项行动”,交通秩序、城市环境卫生、“五小行业”、农村村镇环境大整治强力推进,市政设施建设维护、窗口行业文明服务大提升持续加力,德润淮安公益广告和先进典型推介让文明新风劲吹。经过两个多月的行动攻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
交通秩序大整治
4月28日,我市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百日行动,组织千名警力深入一线,以早晚高峰为突破口,对城区102个重要路口89条道路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整治,坚决做到严管、严罚、严打“三个从严”,严格落实“四个一律”严管措施,即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一律严管重罚;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一律通报所在单位;对科级以上干部,一律通报纪检监察部门;对阻碍执法、抗拒执法、情节严重的,一律拘留曝光。4月28日至6月6日,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32.2万起,其中查处行人10031起、非机动车48219起、机动车违停49089起,环比分别增长49.6%、148.5%、56.3%;暂扣驾驶证115本,吊销驾驶证138本;拘留170人,其中因拒绝、阻碍、妨碍执行职务的刑事拘留2人,治安拘留26人。与此同时,按照“应划尽划、应设尽设”的原则,全力补齐交通设施短板硬伤。施划停车泊位2500余个、复划600余个,新增交通标线15000平方米、交通标志120块,增设隔离护栏3000米,清除老旧标线1000余平方米,撤除老旧标牌63块;增设非现场执法监控点位39处。通过近40天的持续严管、综合施策,市区主要路口交通秩序明显好转,遵章率普遍达到90%以上;市区路内停车位增设2500余个,创新启用“微信随手拍”全民整治违停,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大幅减少。
城市环境卫生大整治
5月3日,我市组建“公安+城管”联合执法行动队伍,进一步推进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此次联合执法坚决执行“六个一律”,即: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一律严管重罚;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一律查扣;非机动车占用盲道一律查扣;店面物品外溢占道一律查扣;机动车乱停乱放的一律贴单处罚;对阻碍执法、抗拒执法、情节严重的,一律拘留曝光、列入黑名单。5月3日下午,联合执法行动队配合开发区城管局、开发区公安分局对汕头路300余占道经营的摊点进行宣传整治,受到周边百姓的热烈欢迎,效果初现。5月4日、5日两天联合执法行动的队员每天从早晨8点,持续作战到晚上10点,对清江浦区大治路、新民路、徐家湖路、解放路、大同路、开元路、军营路,开发区汕头路、青岛路、福州路、机场路等路段市容市貌进行了联合巡查整治,重点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店面外溢、占道经营、门前乱堆放等现象。由于执法、监督有力,目前市容秩序、环境卫生情况有明显改观。
“五小行业”大整治
从4月1日起,我市开展“五小场所”大整治行动,制定《淮安市五小行业网格化管理工作规范》,将建城区的4014个公共场所单位纳入145个网格,每个责任单位落实到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全面落实推进“五小行业”大整治整改提升日报表和督查周报告制度,实行挂图作战。通过集中行动,目前,经营性公共场所整体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大部分经营单位已按要求配置消毒设施,并正常使用,无证经营单位逐步完成相关证照办理;小食品店整治全面铺开、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记备案有序开展,小餐饮整治成效显著。“五小行业”大整治行动工作推进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已经逐步形成,文明创建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根据各区统计上报数据,“五小行业”不达标单位数由3630户减少到400户以下,达标率(含基本达标率)由70.1%上升到95%以上。
农村村镇环境大整治
我市按照城乡一体文明创建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创建、压实创建责任,在全市范围内扎实开展农村村镇环境大整治行动。
(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