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清江浦区一年赢得十个“国字号”殊荣

 

  ■记者 朱月娥 杨尚

  全国创新创业百强区,国家优质服务示范中心,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全国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区……2017年,清江浦区赢得10个“国字号”殊荣

  2017年是清江浦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起步之年,面临着复杂的行政区划调整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该区利用区划调整契机凝聚合力,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行政审批改革活力迸发

  “现在真是变了,连门都不用出就能拿到执照,太方便了。”公司负责人宋平拿着营业执照,喜不自禁。2017年9月29日,清江浦区市场监管局通过EMS快递向淮安凯尔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发放了全市第一张“不见面”审批营业执照。

  清江浦区对外梳理公布了旅馆开设、道路运输等7个服务套餐和首批“不见面审批(服务)”和“见一次面审批(服务)”清单,在纳入省网的710个事项中,“不见面”事项占比达96.5%。这是该区自率先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全省首家“证照合并(办)”行政审批改革以来的又一项改革探索。去年以来,清江浦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35745”审改专项行动加快实施,“不见面”审批服务全面推行,创成全国创新创业百强区,全年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12000余个。

  文明创建惠及农家

  为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甘露村成立了农民体育俱乐部,每周日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学跳农民健身操等文体活动。如今,漫步在甘露村近1200平方米的农民健身广场上,随处可见一件件崭新的健身器材。

  “我们乡下也有了城里人才有的广场,散步健身。”村民们喜笑颜开。

  甘露村东临京杭大运河,南依淮河入海水道,地处清江浦区、淮安区两区交接地带,在取得江苏省文明村、生态村、卫生村的基础上,甘露村全民发动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对生态环境进行整治,疏浚村庄河塘整治排灌渠道,着力改水、改厕、道路硬化等工作。经过努力,甘露村环境清扫保洁率达100%,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户用厕所普及率100%,无害化户厕改造983户,无害化公厕2座,全村配备有专职保洁员12名,全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生活污水处理率90%,农作物秸秆利用率96%,荣获“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医改让群众享受专家服务

  黄码乡卫生院成立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三个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和三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担负起群众健康守门人这一职责,到村入户,(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