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5·12”防空防灾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防空是指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防范与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1996年10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并于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在战时,人民防空主要是通过疏散、隐蔽、伪装、消除空袭后果和组织自救互救等方式,达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国民经济损失和保存战争潜力的防护目的。

  一、您能识别防空警报信号吗?

  由城市防空指挥部决定,鸣放国家统一规定的防空警报信号。

  (1)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重复3遍。

  音响示意:——   ——   ——

  鸣36秒停24秒

  相关行动:实施防护或紧急疏散。

  (2)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重复15遍。

  音响示意:—  —  —  —  —  —

  鸣6秒停6秒

  相关行动:就近就地隐蔽。

  (3)解除警报:长鸣3分钟。

  音响示意:————————————————

  长鸣3分钟

  相关行动:迅速消除空袭后果,防备敌人再次空袭。

  二、警报响起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1)听到预先警报时,应立即关闭煤气,熄灭炉火,切断电源,带上准备好的用品,照顾老人和小孩迅速、有序地进入指定的防空设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

  (2)听到空袭警报时,应就近进入防空设施隐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防空设施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

  ◎在街上:车辆迅速靠路边停下,行人就近进入地下室、地铁车站或钢筋混凝土建筑底层等处隐蔽,不要在高压线、危险房屋和油库等易燃易爆危险品处停留。

  ◎在公共场所:商店、影剧院以及车站、码头的人员应听从指挥,有秩序地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不要慌张、拥挤、乱跑。

  ◎在室内:可在钢筋混凝土楼房(5层以上)的底层、走廊或底层楼梯下,或在跨度小的独用卫生间、灶间等处藏身。以上条件不具备时,也可趴在床下、桌子下或蹲在屋角边,切忌站在窗口或露天阳台上。

  ◎在空旷地:可就近选择低洼地、路沟边、土堆旁或大树下疏散隐蔽,当发现炸弹在你附近投下或爆炸时,应迅速就地卧倒。方法是面部向下,掩住耳,张开嘴,闭上眼,胸和腹部不要紧贴地面,以防震伤。

  三、空袭后我们能做些什么?

  (1)观察:了解隐蔽场地周围人员、设施的损伤情况,查明周围有无未爆炸的炸弹等可疑危险物。

  (2)抢救:查看有无人员受伤、被埋或发生火灾,以视情况抢救。

  (3)报告:及时向有关人员报告所在地的人员、物资损伤情况。

  (一)核武器及其防护

  1.什么叫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应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统称为核武器。

  2.对核武器的防护

  由于核武器袭击范围广、杀伤破坏因素多、防护措施复杂,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护。

  (1)遭受核武器袭击前的准备:

  准备好简易防护器材和生活必需用品,如口罩、毛巾、雨衣等。

  ●熟悉就近人防工事的位置、路线等,了解紧急疏散撤离方案。

  (2)遭受核武器袭击时的防护:

  ●听到警报后,家庭人员应迅速拉断电闸,关闭煤气,熄灭炉火,关好门窗,带好个人防护用品和生活用品,迅速有序地进入指定的人防工事。

  ●来不及进入人防工事的人员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防护。

  (3)遭受核武器袭击后的行动:

  ●服用预防药物。

  ●及时撤离沾染区。

  ●集中处理受污染服装。

  ●对人员和物品进行洗消。

  (二)化学武器及其防护

  1.什么叫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是指在战争中用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有生力量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如装有毒剂的炮弹、炸弹、导弹以及飞机布洒器等。

  2.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1)迅速进入人防工事,不要随意进出或走动。

  (2)来不及进入人防工事的人员,采取个人防护并撤离染毒区。

  (3)对中毒人员及时进行抢救。

  (三)生物武器及其防护

  1.什么叫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生物战剂是用以杀伤人、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性物质的总称。

  2.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1)接种免疫疫苗。

  (2)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3)隔离染病人员。

  (4)做好灭菌消毒工作。

  (5)做好杀虫、灭鼠等消灭传染媒介的工作。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