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辉
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动“两个责任”落实,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不断增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腐败行为发生。近日,涟水县招管办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实施意见》,旨在努力构建“分岗查险、分险设防、分权制衡、分级预警、分层追责”的预警防控模式,建立健全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防控机制,确保权力行使安全、招投标活动安全和干部成长安全,实现降低廉政风险的工作目标。
坚持全面排查,在实事求是、深入细致上下功夫
结合自身职责查。对照权力行使、依法依章办事、履行职责、廉洁守法等各方面进行自查,对本岗位本职权范围内可能滋生腐败的风险点进行认真排查。集中时间查。对排查工作进行研究,安排出专门时间,集中进行排查,制定防控措施,把廉政风险防控排查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落实。实事求是查。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夸大风险,也不对一些问题轻描淡写,故意降低风险等级,更不能隐瞒不报。
突出重点岗位。着重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各环节的人员如处于招标方式确定、招标文件审核、开标评标定标监管、保证金及银行帐号管理、信息发布管理等岗位的人员进行排查。突出关键环节。结合各部门职能业务范围及业务流程,查找在交易过程中制度、流程漏洞,查找在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制度落实上的廉政风险点,查找各岗位之间有无监督制约机制,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实施分类分级防控。突出投诉热点。紧紧围绕目前社会反响较大、投诉比较多的问题如在交易过程中围标、串标、以权谋私、钱权交易、吃拿卡要、收受红包等问题进行深入排查,查找在思想道德、权力运行和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
坚持划分等级,在理清职权、责任到人上下功夫
合理分级。根据权力的重要程度、自由裁量权大小、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容易程度、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给本单位或国家可能造成的损失、及信访、举报案件频率等具体指标,综合对各岗位进行廉政风险评估,按“一”、“二”、“三”“四”四个风险等级进行划分。权责到人。建立《涟水县招管办廉政风险点排查及防控措施一览表》,并根据岗位廉政风险排查结果及等级评定情况,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确保每个岗位、每个环节不失控、不漏管,确保廉政风险监督全覆盖。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制定有针对性、有差别的防控措施,对级别较高的风险,采取更加严格有力的管理措施。
坚持建章立制,在创新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优化权力结构。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和配置,不断建立健全网上交易平台,减少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和随意性,加强岗位之间、环节之间的互相制约和上下级之间的互相监督,简化工作程序,规范交易行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及重要工作岗位人员的权力监督制约;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三重一大”决策议事规则,健全决策咨询、决策公开和决策纠错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梳理中心管理制度,尤其是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四是制定管理措施。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前期防控措施、中期控制措施、后期处置措施。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