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创建文明城 展示新形象

 

  ■记者 刘华 通讯员 刘岳文

  市委、市政府发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动员令,开启了新的创建征程。目前,全市上下正以创则必成的坚强信念和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投入到创建之中。“我们决心全力以赴、全民发动、全员参与,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涟水县委常委、涟城镇党委书记刘泽年表示。

  提高对创建文明城市的认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要立足必须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但是对外形象、淮安声望的要求,更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对此,必须要有高度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积极而又主动地投入到创建之中。二要明确做什么。除了按照标准一项一项抓落实抓达标以外,开展文明教育、提高市民文明素养更是关键。三要明确怎么做。要严格按照点位要求和标准,一处一处整治,一段一段完善,一条一条落实,对于涉及到文明创建的每项工作,必须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缝隙、落实无瑕疵。四是做不好怎么办。除了明确各级部门的责任外,还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

  着力营造文明创建的氛围。实行文明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并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多种载体,采取“图说”、“歌唱”、“讲述”等方式,借助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传播平台,把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标准和要求具体化、形象化,让广大干群看得清、记得牢、用得好。广泛开展各级“好人”和“乡贤”推荐评选活动。

  全面打造独特的文明特色。大力推进志愿服务组织化、常态化,目前全镇已建立6类志愿者队伍3263人的基础上,今年将志愿者队伍扩大到5000人,以志愿服务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扎实开展文明单位、行业、家庭、社区、校园等系列创评活动,在各行各业树立一批典型、培育一批精品,以点带面促进整个创建工作。

  努力形成全民共创的格局。为打破区域壁垒,助推文明共建,镇党委、政府将与驻城单位实现无缝对接,和各条块、市场、园区实行共管共治,坚决遏止“两不管”、“踢皮球”等现象,形成镇、村(居)、驻城单位文明创建一体化格局。为将文明创建引向深入,涟城镇还建立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群”,将村(居)部门、单位、市场、园区负责人邀请进群,实行实名制并进行登记备案。每天在群内实时发送创建视频、图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和限期整改。

  坚持突出创建工作的重点。一要坚持内外兼修,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坚持以中心城区为龙头,推进城市管理和服务双提升,不断夯实文明城市的硬件支撑。更加重视人文城市建设,用丰富精彩的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二要坚持共建共享,着力提升市民素质。三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问题短板。四要坚持常态长效,保持旺盛创建精力。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