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网

淮安市自媒体协会主办
— 创新 协作 开放 —

船头唱响新渔歌

 

  ■ 程冰

  “眼看着夏天就要到了,这螃蟹苗放下去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提高存活率的?”一大早,银涂镇滨湖村的船头讲习所又开讲了,三组村民施红巧的提问引得在场渔民频频点头。

  “我们现在养螃蟹不能像过去那样只追求产量高了,要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和养‘生态蟹’转变……”针对问题,村党总支书记滕庆春给大家讲起了养殖技术,20多名渔民团团围坐,一边听,一边记,一边问。

  湖滨村位于高邮湖畔,全村285户,村民大部分都从事水产养殖或捕捞,全村拥有养殖面积7500余亩,其中养殖户就有185户。但由于所处水域为过水湖,水位不稳定,尤其夏季开闸过水,水质更难保证,对渔民的养殖影响很大,一直以来村民的收入也是忽高忽低。针对湖区养殖受台风、洪水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这一实际,今年以来,湖滨村利用乡村振兴讲习所这一平台,对湖区精养、套养等科技知识进行一一讲解。

  “湖区养鱼风险大,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学习外面发展一下旅游,做做渔家乐怎么样?”今年29岁的村民赵友海是返乡一族,新思想、新思路一下子又给大家的打开了另一个讨论热点。

  “那边湖里有几万亩芦苇荡,我们可以先通过退圩还湖把芦苇荡恢复起来,咱在上岸发展乡村旅游,搞搞农产品、水产品网上销,你们觉得呢?”顺着赵友海提出的话梗,滕庆春又逮住时机给渔民们宣讲起了党的十九大惠农政策和县镇鼓励渔民上岸政策措施,原本以为一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渔民们,思想工作会很难做,没想到借着这个机会这么不动声响的说出来,大家的反应还都比较积极。

  “好,上岸好,我也想天天去村里小公园跳广场舞去。”施红巧的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一个多小时的讲习所授课还在进行中。渔民们越听越来劲,不仅对渔业养殖有了新认识,也对渔村振兴有了新谋划。一阵阵湖风吹来,吹进了船舱,也吹开了每一位渔民心头的幸福之花。(二等奖)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